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详情

医保“海淀模式”精准落地 就医养老体验全面升级

发布时间:2024-02-14 | 来源:海淀区医保局 | 阅读次数:416


在国家和北京市“十四五”医疗保障规划的基础上,海淀区结合区域发展实际,围绕更惠民、更公平、更精准、更持续的医疗保障体系建设,聚焦医保为老服务、“智慧医保”场景应用、国谈药“双通道”试点、医保基金综合监管等热点话题,推出具有海淀特色的医保高质量发展重要举措,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全面提升医保为老服务水平。重点关注老年人群的长期照护问题,努力夯实北京市长期护理保险基础。目前,已梳理完善了长护险运行全流程,实现了长期护理保险“双评估”“双测试”,向有关部门提出了上门入户一次解决多个医保、医疗、医药问题的建议。在全区建立起“第一期长护险人才库”,覆盖全区29个街镇和115家医药机构,为全市长护险正式实施做好了首批服务人才储备。为满足老年人群日益增长的医养需求,积极推进医养资源融合,开展医养结合机构中医疗机构的医保准入工作,将符合准入条件的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此外,通过科学布局医保定点零售药店,让医保定点零售药店开到群众“家门口”,让老年人群购药更方便。2023年,全区定点零售药店数量增至159家,覆盖了辖区24个街镇、293万名常住人口,进一步完善了北部地区定点零售药店的布局,提高参保群众购药服务可及性。

二、助推“智慧医保”新技术、新服务、新模式落地海淀。党的二十大以来,区医保局积极运用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改善参保患者的就诊体验。全力打造“一码通行”就医流程,参保患者激活“医保码”后,凭码便能在定点医药机构使用医保个人账户资金进行支付。为破解患者在医院挂号、就诊、取药等环节多次排队缴费问题,区医保局积极推广“信用医保”结算模式。通过“先看病、后付费”,缩减患者在院内的就诊时间。去年,海淀区率先在全市实现医保“移动支付”。参保人通过“京通”小程序,即可在线完成医保报销“一键”结算,真正实现“免排队、秒支付”。目前,海淀区共有14家定点医疗机构开通此功能。

三、国谈药“双通道”海淀试点工作成功迈出第一步。北京市医疗保障局于2023年10月出台政策选取17家定点医疗机构及定点零售药店推进“国谈药”“双通道”管理在北京的试点工作。试点医院根据参保患者临床需求,开具“国谈药”外配处方,患者持外配处方和“医保码”即可前往“结对”零售药店购药,并可按照医保规定实时报销。海淀区医保局为切实做好“国谈药”“双通道”试点工作,第一时间组建工作专班对试点建设进展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并及时关注试点情况。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作为17家试点医疗机构之一,积极响应市医保局的工作部署,在医保与物价管理处、药学部、信息中心、门诊部等多部门密切协作下,与指定药店同仁堂西站药店通力配合,顺利完成系统改造,实现外配处方流转,经反复研讨可行性方案,制定了“先试点再全院、先门诊再住院”的方案,通过明确临床需求、维护药品目录、理顺工作流程、完善服务措施、组织培训宣传等措施,成功保障此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并于近期开出国谈药“双通道”第一单。后续,区医保局将会同相关部门按要求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的监督检查,明确“国谈药”配备采购情况,维护医保基金安全,提高“国谈药”可及性,保障参保人用药需求。

四、守好医保基金“钱袋子”,发挥医保支付调节作用,助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基金监管治理能力。一是区医保局率先提出“医纪合力”,积极与公安、纪委等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协同治理,建立全链条综合监管流程。二是通过持续开展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医保政策知晓度,营造维护医保基金安全的良好氛围。三是建立区级曝光台,对违法使用医保基金的典型案例加大曝光力度,维护基金安全。同时,为让参保患者能享受到更多高质量诊疗体验,让更多创新技术真正服务于海淀人民,区医保局积极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摸底医疗机构真实需求和问题,强化总额预算精细化管理,对辖区320家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系统评价,增进医保支付合理性。加快推动政企合作应用场景落地。组织开展覆盖522家医药机构和12家医药健康企业的应用场景对接会,促进创新技术和应用场景相互融合。目前,骨科手术机器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检测、康博刀等项目已顺利落地海淀多家医院,患者也得到了更安全、更微创、更先进的治疗。

接下来,区医保局将继续积极探索人民健康、医药健康产业发展两大领域的全生命周期医保服务机制,实现医药健康企业与医疗机构精准对接,深度赋能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章搜索

专栏直通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