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丰台区工委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先后出台了“放管服”、金融、创新创业等一系列改革举措。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丰台区在不断完善“丰九条”的基础上,全力推进营商环境改革,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市场主体活力不断提升。但根据2020年北京市各区营商环境评价结果,丰台区在城六区中排名第五,近年来企业迁移呈现净流出态势。为此,民革丰台区工委特成立调研组,深入北京丽泽金融商务区和中关村科技园丰台园开展调研。调研中发现以下问题:一是“互联网+政务服务”综合应用尚需加速推动,初步建成的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与区、市直部门在系统对接、网上办事、用户注册应用和数据交换共享等方面有待完善;二是涉企服务存在办事窗口设置不合理、执行标准不统一、咨询不便等问题,导致效能不高;三是针对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大人才扶持力度、提高案件受理审理执行时效以及涉企优惠政策宣传等方面略显服务能力不足。
■ 建议:
1.以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应用为第一要务,尽快实现“一网通办”。
一是确保制度标准先行,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升级完善政务服务平台功能,推动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向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延伸覆盖,实现一体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政务服务。二是以信息安全为前提,推动服务资源整合联动,统一政府各职能部门的数据编码、处理、共享和交换标准,实现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的互联互通、协同共享。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先开放共享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各职能部门间的信息,以信息共享支撑业务协同。
2.以企业获得感有效改善为引领,加快形成更具特色的区域吸引力。
一是积极落实北京市的普惠性政策,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二是分行业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积极引导专业市场产业转型升级,创新组织方式、行业业态和产业模式,发展满足高品质生活需求的特色产业。三是在进一步防范企业外迁同时加强优质企业的回流。建立优质企业目录,对符合丰台区重要战略定位的企业,出台企业引导政策,做好企业服务、挽留、回访工作。进一步通过降低用工成本、减轻经营负担、加强财政金融支持、优惠政策兑现等政策合力,吸引符合我区产业发展定位的优质企业回流。
3.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点,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打造高效政务服务高地。
一是加快实施政务服务标准化,编制梳理并公布丰台区“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构建统一规范的标准化办事事项和办事指南体系。二是全面推进集成式服务,依据事项领域、流程关联度等因素,科学设置多种“综合受理窗口”,倡导“接办分离”,对涉及多部门审批许可的事项提供“套餐式”联合审批服务。三是进一步完善便民服务功能,可视情况开发自助终端一体机,并开辟24小时自助服务区,变多门办理为一次性办理。四是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规范监管执法行为,在涉企执法部门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
4.以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满意为宗旨,营造创优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
一是提高精准服务能力,把营商环境建设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影响营商环境提升的痛点、难点和堵点,在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才环境等方面发力,开展专项治理,倒排时限、压实责任,强化落实,倒逼改革创新。二是建立派驻人员激励机制,特别是窗口干部成长机制,留住熟练专业人才,打造一支审批业务精湛、服务水平一流且相对稳定的窗口干部队伍。
5.以走在全市前列为目标,结合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增强综合配套服务能力。
一是加强财政和金融支持,抓紧做好涉企收费清理,研究推进“丰九条”“独角兽八条”等奖补政策兑现的免申即享,着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通过专项债券、信用贷款、动产融资等形式,构筑银企信用融资平台。推进丰台区中小微企业担保增信机制创新,建立完善丰台区政策性担保与再担保机构,构建风险分担的融资服务体系。鼓励银行和担保机构为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小微企业提供融资和担保服务,切实降低收费标准,减轻企业融资成本。二是加快公共服务能力建设。重点解决水电气配套跟进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继续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综合管理。积极培育和设立企业中介服务组织,实现市场化运作,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并完善监管机制,严格行业准入,严肃行业退出,防止行政权力渗透,杜绝行政主管部门和垄断行业为企业指定推荐服务、指定推荐产品。三是加大人才引进和人才集聚。强化人文关怀,在落户、医疗、养老、子女就学等方面提供细致、高效、贴心的服务。重心下移,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同时,注重对中级以上技工等实用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