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马家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于丰台区马家堡街道嘉园二里14号,是“藏”在居民区里面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全科、妇科、儿科、中医科、口腔科、眼科等多个科室,中心的“身边家医”于2018年3月上线,目前已有34353位居民签约,日常工作日门诊量在1600人次左右,深受周边居民认可。为了积极响应北京市医耗联动综合改革,日前,除了“身边家医”APP,该中心还推出了转诊“绿色通道”、“延伸处方”、“诊间结算”、预约诊疗、“日间病房”等多项便民服务举措,更好地提升了居民的就医体验,让群众在中心看病就跟到了自己家一样。
少跑腿更贴心 服务更加便民
“您好,您要挂什么号?”刚迈进马家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层大厅,门口立马儿就有值班护士热情上前询问,针对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还会根据老人讲的症状帮忙选择科室,挂完号后还帮着指路。医护人员随处都有,有问题问谁都是笑嘻嘻的,给人感觉特别亲切。除了3台正常型号的医疗自助服务系统,大厅里还专门放置了一台55寸的大屏幕挂号系统,从而让老年人挂号更方便。
“以前这个药都是一周开一次,这回我们开了一个月的,少跑好几次腿。”今年90岁高龄的赵桐梅老爷爷患有慢阻肺,下楼也不太方便,每次都在女儿的陪同下来马家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药,以前一次只能开一周,现在一次能开一个月的,对于老人和家属来说,都是省事又省力。根据此次医耗联动部署,中心将COPD纳入长处方管理,增加长处方药品数量。同时,完善缺药登记制度,开设“虚拟药房”,开展送药上门服务,最大限度满足患者用药需求,解决签约居民尤其是行动不方便老年人“最后一公里”的困难。同时,中心还推广了“诊间结算”便捷支付,即在诊室通过微信、支付宝等快速完成缴费结算,形成“一站式服务”。
此外,中心推进预约诊疗,重点加强全科、中医科、口腔科、B超室、护理治疗、儿童计划免疫等分时段预约服务,减少患者就医排队等候时间,提高服务品质。优化国医苑——中医科的环境和流程,大力发展中医药服务,增加名中医专家坐诊,开展中西医结合慢病一体化管理,开展中医养生保健、传统功法和多种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康复理疗中医药特色服务项目,提升中医服务能力。为缓解辖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一床难求”的就医困局,今年年底前中心将建立5到10张病床的日间照料病房,主要针对需短期住院观察、治疗或检查等行动不方便的老人,为其提供日间医疗服务。
智能监测 “绿色”转诊 当好居民“健康守门人”
在家庭医生王益品的诊室内,一位疑似患有耳石症,阵发性头晕一个月的患者正在详细咨询往天坛医院转诊的事项,王大夫根据患者病历和目前病情判断,推荐该患者去天坛医院就医,便在系统上及时为患者预约了天坛医院的专家号。
马家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推进与天坛医院紧密医联体建设,实现信息互联互通、远程在线预约挂号;积极发挥天坛医院“智慧家医工作室”作用,让签约居民享受天坛医院“转诊三优先”服务,即辅助检查优先,门诊诊疗优先和全科住院优先,极大地提升了辖区内签约居民就医的便捷性。同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药品160种与天坛医院紧密衔接,对下转患者提供“延伸处方”服务,依托天坛医院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用药指导与咨询服务,确保用药安全。确保了签约居民的有效下转,切实打通下转通道,实现上下一体化、连续性医疗健康管理服务。
通过手机“身边家医”APP,中心实现了“诊前咨询、诊中服务、诊后回访”全程掌上闭环服务。中心还利用“互联网+医疗”技术,建立“健康大脑”远程血压智能监测系统。居民可以租赁中心的共享血压仪,一天只需一元钱,共享血压仪内的专用芯片可以把居民的血压数据实时传送至中心,如果超出健康范围,系统会自动给居民打电话询问病情,同时签约家庭医生助理也会第一时间联系居民,及时进行干预管理。
区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丰台区将以本轮医改为契机,各医疗机构和全体医务工作者将凝心聚力,务实笃行,提升服务能力,完善服务措施,逐步积累经验,形成特色品牌,为辖区百姓提供贴心、暖心、用心服务,使辖区百姓的健康水平不断提升,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健康知识不断丰富。XFTB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