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平安南苑建设,这张答卷成绩喜人: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南苑街道群众安全感指数均为100%,在全区街道乡镇中排名第一。100%安全感指数从何而来?“指数的背后,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在平安南苑建设中,南苑街道机关社区干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忘初心、不负重托,以自己的‘辛苦指数’赢得群众的‘满意指数’。”南苑街道工委书记刘立宏说。
工作前置 精细准备提高认识抓细节
向着问题去,奔着问题改。面对2018年曾经全区排名落后,南苑街道加强日常巡查、畅通沟通渠道,着力化解矛盾,夯实辖区社会综合治理工作基础。
查不足。“分析安全感较低的主要原因,我觉得是相当一部分科室和社区对安全感工作还是不太了解,缺少有效的工作方法。”南苑街道武装部长刘晓红说。针对这一现状,街道以统计局反馈的调查报告为基础,邀请区统计局开展了系统培训,明确调查的时间、对象、形式、内容和标准,正视问题和不足,带着问题开展工作。抓细节。今年年初,街道制定下发《南苑街道群众安全感入户宣传工作方案》,组织社区广泛开展入户宣传。街道每季度定期召开部署会,在市区安全感排名公布后,第一时间召开总结会,重点分析影响社会治安的主要因素和影响群众安全感的主要原因,对标对表研究解决措施,将提升群众安全感作为平安建设的重要内容落到实处。南苑街道2019年第一季度全区排名第四位,第二、三季度全区排名第一。
稳中求进 持续发力深化服务创平安
宣传是提升群众安全感的“助推器”。南苑街道始终坚持“宣传方式多样化、宣传覆盖广泛化、宣传效果明显化”的原则,着力在提高居民参与社会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下功夫,加强舆论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全覆盖。社区组织安排各种力量,与居民开展一对一的宣传,覆盖面达到100%。社区重点把居民反映的问题解决情况以及社区所做的工作向居民进行宣传反馈,暂时有困难不能立行立改的也要做好解释工作,得到群众的理解和认可。深指导。社区通过向群众报告工作会,半年总结会,居民代表大会,“三会一课”的机会,逢会必讲平安建设成效,不断增强居民群众对社区的安全感指数。广宣传。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电台、微信等各种媒介,全方位、多渠道地开展宣传,集中展示为民办实事项目。创建“众眼靓南苑”随手拍微信群,鼓励群众通过微信平台随手上报环境卫生、无照游商等各类问题,形成了“随手拍、立即传、马上办”的“网格联动”机制,2019年以来主动吸附、未诉先办各类问题917件。
齐抓共管 解决难题防控风险保平安
围着群众转、奔着问题去、沉到一线干,到群众身边解决问题。南苑街道把平安建设抓在日常,管在经常,“促一方和谐 保一方平安”,用辛苦指数、实干指数、奋斗指数赢得居民信任和点赞。
南苑街道成立社区安全满意志愿服务队,围绕群众的痛点难点问题,探索形成以街道职能科室为主体,物业公司、辖区单位、社区民警、楼门长、小巷管家、志愿者共同参与的“1+6”联动共治体,明确宣传引导、发现问题、化解问题、邻里疏导四项职能,建立“市民诉求项目库”,根据需求第一时间解决群众遇到的问题,做好诉求源头治理。
疑难问题跨区吹,针对西城区外迁到我区的868户的外迁房,23年未办理房产证问题,进行跨区吹哨,与市规自委、西城区建委等部门一起推动解决。重点问题街道吹,街道围绕“疏整促、平安南苑建设”等重点工作吹哨,聚集辖区部队、职能部门力量,解决群众反映的违建、停车、绿化等问题。身边问题社区吹,社区党委围绕群众身边的急难事、麻烦事、烦心事吹哨,形成物业公司、辖区单位、社区民警共同参与的“多方联动共治型”小区治理模式,使群众幸福感、安全感得到不断提升。
加强沟通 凝聚合力多方联动建平安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提升群众安全感不仅是一两个部门的单打独斗,更要依靠基层组织,充分发动社区党委、辖区单位、驻街部队等多方协调,全面部署,收集老百姓的心声,进而提升整个社会对街道和社区工作的满意度。
双向促进。每季度的总结会上,社区之间通过横向交流,谈经验,找问题,知不足。排名靠前的社区,分享宣传入户、做实基础工作的经验。街道帮助排名靠后的社区查找原因,解决问题,使其迎头赶上。双向发力。注重及时解决新问题,社区高度重视新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和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督促物业公司尽快解决,确实有难度的协调街道协助解决,不造成新的问题和矛盾叠加。双向互补。注重专群结合,在公示栏公示社区民警副书记照片,公布联系电话,聘请16名保安24小时不间断巡逻,特别是在上下班高峰时段及时调整巡逻部位,进小区、进楼宇,发展壮大治安志愿者队伍,不断提高社区“见警率”“见红袖标率”。
(南苑街道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