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王子薇 张咏琪)近年来,丰台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积极成效。
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全面推进
丰台是交通枢纽大区、人口大区、项目建设大区,始终坚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能耗“双控”逐步向碳排放“双控”转变。
“十三五”期间,丰台区完成煤改清洁能源改造、燃气锅炉提标改造等减排工程,清洁能源占比由2015年的95.6%提升到99.9%,彻底消除了煤烟型污染。单位GDP用水量降至10立方米以内,居全国前列。2023年全区碳排放强度为0.331吨/万元,“十四五”碳排放强度累计降低约19.4%。加快提升建筑能效水平,推动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100%。2024年,全区实施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项目24个,改造面积73.5万平方米,完成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项目21个,面积达到198.78万平方米。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
2024年完成辖区7台燃油锅炉清洁化改造工程。开展燃气锅炉氮氧化物深度治理项目,2024年度已完成125蒸吨燃气锅炉低氮改造任务。积极推动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截至2024年底,完成佑安大厦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等25个项目备案,备案容量达7366.76千瓦。
提高新能源汽车比例、提升充电基础设施服务能力。2024年度备案充电桩项目67个,创新成立绿色车队,积极推动行业车辆新能源化。陇泉消纳场已购置30辆新能源货车、2台装载机和133个太阳能智能箱;新发地市场通过与韵达物流合作的方式,组建新能源车队。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效显著
航天氢能成功自主研制国内首台连续型转化换热器大型氢液化系统核心设备,京丰热电完成百兆瓦级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成套装备的市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申报,壳牌智汇依托数字传感和物联网技术持续推动能源数字化转型,助推产业发展能级跃升,丰台区持续强化低碳技术创新,不断培育壮大绿色产业新业态。
12项相关领域科研成果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国家级、市级等高水平孵化器数量达23家。创新成立环保产业圈,圈内企业近40家,涉及综合环境治理、无废园区建设、技术咨询、工程设计等多个生态环境服务领域。
丰台区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同频共振化为“丰宜福台”最生动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