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原梓峰 通讯员 林瑶 王馨璇)7月15日,在丰台区交控大厦内,50余位来自高校、科研院所、领军企业的低空领域行业精英齐聚一堂,为期4天的“低空经济与应用技术”北京市高级研修班正式开班。
此次研修班将前沿低空技术与政策解读深度融合,集中体现了“战略前瞻性、学科交叉性、产教融合性、政策衔接性”的特点。4天的课程中邀请8位来自低空空域管理、无人系统、法治保障等领域的权威专家,讲授涵盖低空领域核心产业策略、空域管理建设、无人机技术趋势等前沿内容。
记者在现场看到,与以往单向灌输的课堂讲授不同,此次研修班创新性地实践了“高级研修引领+跨域协同创新+场景深度赋能”三维模式,跨域协同突破思维瓶颈,用数字化手段激活真实应用场景,让前沿技术与产业实践融合赋能人才活力。
研修班学员构成凸显低空产业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和人才密集特征,具有正高级职称人才4人、副高级职称人才16人、中级职称人才22人,中级职称及以上学员占总人数的75%;具有博士学历人才8人,硕士16人,全部学员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参训学员交控信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低空应急部经理周旭说:“当前我们迫切需要打破理论与产业之间的‘知识壁垒’。这种虚实结合的教学模式,为理论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提供了有效路径。丰台区低空经济产业的蓬勃发展,为我们搭建了宝贵的产学研交流平台,期待未来能有更多低空产业技术创新项目在丰台落地生根,共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丰台区依托轨道交通、航空航天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低空领域发展势头强劲。区内聚集200余家低空产业核心企业和200余家关联企业,主要包括蜂巢航宇、中船海丰、交控科技等低空技术核心企业,英视睿达、睿宸研究院等低空数据应用类企业,新兴际华、北京联航、同创酷飞等综合服务类企业,产业方向涵盖低空飞行器、信号传输控制、雷达、安全及反制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和生产制造。
记者了解到,丰台在低空技术领域具备强大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关键技术储备,低空飞行器及重要零部件的生产制造、低空运行系统开发等已达到世界级水平。目前区内低空技术全产业链专业技术人员已突破3万人,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所从事方向全面覆盖低空飞行器研发、低空飞行器制造、低空运行系统建设、低空安全保障等。随着北京低空产业发展联盟在丰台成立,截至目前,丰台区已举办6次低空产业专业领域沙龙,吸引和汇聚了全国低空技术领域众多顶尖专家学者,逐步成为全市低空技术领域人才汇聚与交流的中心。
下一步,丰台区将通过政策、科技、市场和人才协同发力,不断释放低空产业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