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镇动态
教您几招!如何用“兵法”破解“养老诈骗”?如何识别养老圈套?

日期:2022-08-08 16:12    来源: 东高地街道办事处

字体:     

近期,一些不法分子打着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理财项目”、销售“养老公寓”及“保健产品”的幌子,向老年群体宣传,以此吸引老年人投资。这些所谓的服务和投资,忽悠在先,陷阱在后,不仅没有起到养老的作用,反而成了不幸的根源。防范诈骗需要将防线筑在心里,不断提高警惕,在无法分辨真假的情况下,一定要及时求助,告知子女、咨询社区,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消费,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但是诈骗花样繁多,无法辨别怎么办?教大家将这些陷阱逐个击破!

一、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养老诈骗是一种针对老年人群体,利用老年人的养老期待,以提供养老服务为名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诈骗行为的核心就在于对“养老服务”进行包装,以获取对象的信任,引诱其进行投资。让我们来看一看,你所接触的项目如果有以下几个特征,就需要提高警惕了。

(一) 巧立名目

幸福晚年离不开养生保健,一些不法分子抓住老年人对健康的渴望心理,通过组织“专家”讲座、免费体检、领取福利等方式吸引老年人参与活动,借机推销能够“包治百病”“延年益寿”的高价保健品,骗取老人钱财。看似是调节血压、血脂的普通保健品,其实是打着售卖的名义吸引投资,惯用的套路就是先忽悠老年人小本投入获得分红之后再“一掷千金”。

国家层面的“以房养老”,也被称为“反向住房抵押贷款”,自2014年启动,是指老人将房屋抵押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按月支付给老人钱款,在老人去世之后,保险公司对房屋进行清算,收回住房使用权,实质上是一种保险,意义就在于通过将房屋变现、支付养老金的方式提高老年人的晚年养老质量。但这种保险启动以来,被某些不法分子利用,打着国家福利政策的旗号,将其鼓吹为高收益的投资理财,其实变质成了“套路贷”、非法集资的违法行为.

近些年,有部分公司在注册时将公司名称注册为“某某养老银行有限公司”,并在线下租用场地,打出“养老银行”的名号吸引老年人前来存款。但实际上,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法第十一条规定,设立商业银行,应当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审查批准。未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吸收公众存款等商业银行业务,任何单位不得在名称中使用“银行”字样。

(二) 常见套路

许多推销员接待潜在的老年投资者,态度上“热情似火”、生活上“无微不至”,其实就是“糖衣炮弹”,先利用亲情和关怀破解老年人心理防线,之后借机推销保健品、理财投资。有平时不怎么联系的故友,某天突然声称要一起挣钱,向你介绍各种理财项目,并展示自己的收益,这样的老相识要警惕,拉亲傍友投资的,最后可能变成“难兄难弟”。投行专家、经济学教授、政府职员......不法分子也曾利用这些身份以假充真,将自己包装成值得信任、专业又高端的模样,投资人无法对其进行身份核实,对于不法分子而言,这种方式成本低、效率高,又极易获得信任。

(三) 投资人常见入坑行为

近些年,高额返利的坑频频爆雷,远高于银行理财利率的返利率,成为说服投资人的黄金理由,此外,许多不法分子还推出了“消费挣积分、花钱又挣钱”的项目,引诱投资人在其商品平台充值,购买商品之后兑换等值积分,积分在平台中可作钱款使用。许多投资人有投资需求,但缺少投资的谨慎性,听到高额返利、积分兑换等投资“好处”之后,便只有投资的心,只剩充钱的冲动。

合同是交易双方的纸质凭证,代表的是对交易行为的确认,但在非法集资案件中,有时候会变成不法分子获取信任、规避责任的手段。投资人只看到合同是对于自己的保护,但看不到的是,项目本身就不是合法的,钱款转走就不是自己的了,合同并非能保证投资万无一失。

投资是一项专业活动,复杂的投资项目、返利过程让人眼花缭乱,许多投资人存在一种极其危险的习惯,就是听信一人之言且听之任之。不懂流程的情况下他们只追求高额返利,不懂操作的情况下全权委托给介绍人,甚至直至案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投资了多少钱,记不清是什么银行卡、什么渠道转的钱。

二、慧眼如炬,防线在心

知道了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手段,只是防范诈骗的第一步,有再多不被骗的自信,放下警惕也只是一瞬间的事,如何守住钱夹子,守护家庭生活,“看选稳问”四字真言,不分先后,一起拨开迷雾看真相。

看一看  明察暗访,是真是假了然于心

相关产品和服务需要行政审批和许可,例如吸收公众存款的业务需要得到相关部门的审批,并登记在营业执照的业务范围之中,同时注意营业执照与实际经营公司是否一致,以防造假和冒用执照。

看合同是否含有有担保、无风险、高收益、稳赚不赔等违背常识的夸大词汇,收益与风险成正比,“无风险又高收益”这等自相矛盾的宣传足以说明内有陷阱。

投资因具有专业、风险的特征,多存在于中青年群体,但不法分子针对老年人研发和推出的投资陷阱,吸引来也都是老年群体,如在了解项目宣传时发现投资人群普遍集中在老年群体,需增加警惕心理、谨慎为之。

选一选  火眼金睛,正规渠道安全放心

投资选正规,省心又放心。银行、保险公司等机构在收益回报上较为保守,但在安全性上没得说,且会依据个人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开发不同等级的理财产品,相当于在投资的同时为我们上了一道保险。

稳一稳  反客为主,不接话茬保护信息

不法分子在吸引投资时,喜欢采取套近乎的心理战,从老年人的养老担忧、家庭生活和精神需求入手,“娓娓道来”之后获取信任。因此面对公司的花式宣传、免费福利,在没考察清楚之前,要注意守住关口,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不随便接话被带入节奏,在关键时刻保持理智,果断抽身。

问一问 釜底抽薪,借力把关从长计议

除了上述几种养老诈骗方式之外,不法分子在诈骗名目和技巧上“与日俱新”,可谓是让人“防不胜防”,加之老年人在信息更新上速度慢、渠道窄,容易成为“目标对象”。受骗的过程是慢慢放下戒心的过程,如果子女、亲朋,或者社区能及时介入、给予指导 ,就能打断这个过程。这需要子女亲属在平时多多关心和观察老人的思想、生活,当然,老人也需要更加信任亲属子女,遇事多询多问,再三思虑,将钱袋的安全放在第一位。

三、还是不懂?走为上计!

有些诈骗技高水深,迷惑性强,连长期“上网”冲浪的年轻人也要思虑再三,这个时候拿不准的选择,可不能像考试的时候随便蒙一个。不要轻信“错过这村没这店”的饥饿式宣传,即便尝试一下挂个名,也会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记住远离和拒绝陷阱才是养老最安全的保障

最后,老人安则家庭安,家庭安则社会安。老人及家庭在日常生活中要树立安全意识,注重保护个人信息,不在免费活动中随便扫码留痕,同时提高反诈意识,遇到疑似诈骗的新情况,应通过正规渠道保护自己的权益。



附件:

移动版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北京市丰台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北京市丰台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
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