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园年总收入十年增加4560亿元 2022年09月19日  

杨秋生/摄

  本报讯(记者 赵智和 通讯员 王晓蕾)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关村丰台园抢抓机遇、攻坚克难、乘势而上,通过科技创新、产业集聚、服务优化,实现高质量发展。2011年,丰台园全年总收入为2640亿元,2021年,园区总收入已达7200亿元,增长4560亿元,汇聚了丰台区90%的创新资源,锻造了轨道交通全产业链条,孕育了1.5万余家企业主体,营造了异常活跃的创新生态。

  作为中关村最早的“一区三园”之一,丰台园已形成了以轨道交通和航空航天为特色的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新材料、生物与新医药四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经济总量、人均、地均产出均位居中关村各园区前列。

  育新机 开新局

  经济持续稳步增长

  “现在的丰台园是丰台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和科技创新的主战场、首都重要的产业功能区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前沿阵地。”中关村丰台园工委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孙睿说,“十年来,丰台园经济总量稳步增长,主引擎地位持续加强。”

  据了解,2011年,丰台园全年总收入为2640亿元,到2021年园区总收入已达7200亿元,实缴税费149亿元,区级财政收入43.5亿元,占全区区级财政收入的31%。丰台园现有入驻企业1.5万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88家。人均、地均产出率位列中关村各园区前列。2021年新引进注册资金5000万元以上企业138家,同比增长45%,注册资金合计213.6亿元,其中75%为高精尖企业。

  攻坚克难 砥砺前行

  开发建设提速发展

  “十年前,位于西南四环沿线东区三期那一大片未开发的土地,现在已建设完成590余万平方米产业承载空间,拥有丰台创新中心、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华夏幸福产业园、诺德中心等高品质楼宇,内部及周边城市配套完善,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环境。”丰台园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许渊源说。

  十年来,丰台园年开复工面积均保持在100万平方米左右。2021年,年开复工达105万平方米,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5.6亿元,实现建安投资9.2亿元。丰台园生态环境舒适宜人,绿化率高达40%,是北京首批城市设计导则编制的试点示范区域。西区控规已完成,北京园博数字经济产业园揭牌,规划总面积约134万平米,助力打造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北京样板”。

  筑巢引凤栖 花开蝶自来

  优势产业加快聚集

  “华夏幸福创新中心打造以‘人工智能+丰台园主导产业’为主题的国际化创新创业生态社区,累计引入高品质高成长的科技企业120余家,累计创造经济贡献达430多亿元,上缴税收超过10亿元。”园区企业华夏幸福创新中心总经理魏文江说。

  经过十年不断调整优化,丰台园现已形成“2+4”高精尖产业集群,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轨道交通和航空航天,还重点培育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新材料、生物与新医药四个百亿级产业集群。“2+4”产业收入占丰台园总收入比重超六成。

  以轨道交通为例,丰台园聚集了150余家轨道交通重点企业,是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轨道交通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既有中国中铁和中国通号为代表的龙头企业,也有交控科技为代表的细分领域创新企业,形成了从科技研发、勘察设计、智能控制到工程建设和运营服务的全产业链。收入规模连续六年突破千亿元,年均增幅达到12%,2021年可实现收入2600亿元。

  “我们锚定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核心技术研发这一件事,通过自主创新解决该领域‘卡脖子’问题,为我国构建了自己的技术体系与信号产业,实现从最初的‘跟跑’‘并跑’到逐步技术‘领跑’。”园区企业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郜春海说。

  百舸争流 奋楫者先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记者了解到,园区企业中航泰达是国内领先的工业烟气治理领域综合服务商、高新技术企业,2021年9月成为北交所首批上市公司之一,2022年被评为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园区企业金控数据荣获中国仪器仪表学会2020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2021年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2022年被评为国家级“小巨人”企业。

  十年前丰台园国家和市级研发机构一共有20余家。目前,国家和市级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4家,国家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79家,聚集了丰台区近90%的高质量创新资源。目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20余家,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2360余家;国家和市级“小巨人”81家,市级“专精特新”213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3家。

  “近年来,创新中心不仅与丰台园管委会合作成立了丰台园第一家双创服务平台,而且聚集了近百家专业服务机构、数十位产业顾问与创业导师,共同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全链条、全方位的服务。”魏文江说。

  目前,丰台园拥有国家级孵化器10家,国家级众创空间12家,市级众创空间18家;拥有院士专家工作站7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1家。近五年获得市级以上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技发明奖37个。2021年丰台园科技研发费用实现190亿元,同比增长20%,技术合同交易额实现500亿元。

  (下转2版)  (上接1版:《丰台园年总收入十年增加4560亿元》)

  有求必应 无事不扰 创新生态全面优化

  “丰台有很多优惠政策吸引我们,包括‘丰九条’和‘独角兽八条’,还有鼓励创新和人才引进等政策,为我们企业在降低办公空间成本、核心高管及优秀人才聘用等方面解决了很多实实在在的问题。我们希望能够扎根丰台,能够为丰台区的发展出一份力。”北京智齿博创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徐懿深有感触。 

  十年来,“创新十二条”(《中关村丰台科技园支持高精尖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措施》)、《中关村丰台园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年)》、“新开放五条”(《中关村丰台园进一步扩大开放、激发创新活力的措施(实行)》)、丰台区“独角兽八条”(《关于支持独角兽企业在丰台区集聚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相继出台。

  傲林科技联合创始人王洋表示:“我们是入驻丰台创新中心(看丹独角兽创新基地)的第一家独角兽,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丰台区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丰台区一流的营商环境。更重要的是,丰台园具有优秀的创新创业生态、丰富的应用场景和产业创新需求,希望能为丰台高质量发展做出一份贡献。”据了解,目前傲林科技已与丰台园数家轨道交通企业开展合作,助推产业优化升级。

  丰台园以“贴心、暖心、舒心”为企业服务理念,推出了“企业家顾问委员会”“服务管家”等工作机制,成立了企业联合会,加强北京市服务包平台建设,解答企业诉求。十年来,园区就餐、交通、购物、文化及娱乐休闲场所等配套设施持续完善,创新生态全面优化。

  孙睿介绍,下一步,丰台园将以“科技金融促发展、产城融合提活力、创新服务助集聚、开放协同升能级”为牵引,以科技创新为发展引擎,继续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