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居民消费总量增长,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在经济总量不断增加、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的有力推动下,丰台区居民消费能力也不断提升,消费总量随之扩大,与此同时,伴随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居民的消费结构也日益优化。
(一)消费规模不断扩大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也飞速提高。数据显示,2009年丰台区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16962元,是1980年的37.1倍,29年间年均增长12.6%;2009年丰台区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10971元,是1984年的21.2倍,25年间年均增长13%3。而在住户调查城乡一体化改革后,根据最新口径测算,2017年丰台区全部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已接近4万元大关,为38127元,是2010年的1.8倍,7年间年均增长8.7%。
(二)消费结构日趋优化
四十年来,在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总量不断攀升的同时,丰台区居民消费从最初的以食品消费为主力,发展到今天的不同消费品类多点支撑、百花齐放。
改革开放以来,与基本生活需求相关的食品烟酒和衣着等生存型消费占比不断下降。数据显示,1980年,丰台区城镇居民食品支出占比(即恩格尔系数)为57%,根据联合国标准,仅处于温饱阶段,此后,分别于1992年、1999年和2010年下降至50%、40%和30%以下,分别步入小康、相对富裕和富足阶段。此外,2017年,丰台区居民生存型消费4占比为26.6%,不仅比改革开放之初大幅下降,同时也比2010年下降了11.1个百分点,说明居民的必需品消费已经得到满足,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更多消费潜力得以释放。
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居民消费领域不断扩展,发展型消费需求占比逐年攀升。特别是近年来,消费者在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同时,对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化商品的需求不断增强。与上世纪80年代食品支出占比过半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7年,以各类教育培训、旅游、健身、电影、演出等为代表的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和以交通费、通信服务费、购买交通通信工具为代表的交通通信支出占比合计达到23.9%,比食品支出高3.3个百分点。同时,2017年,丰台区居民发展型消费支出5在人均消费支出中的占比为73.4%,比2010年提高了11.2个百分点。
四、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1978年以来,随着丰台居民家庭收入的大幅增加和居民消费观念的更新,丰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生活品质显著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一)从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的变化看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越来越多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中高档耐用消费品普遍进入居民家庭,成为居家生活的基本配置。彩色电视机、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热水器广泛普及,百户居民拥有量大幅增加。
丰台区城市每百户居民自行车拥有量1978年以来快速增长,在经过1994年最大拥有量266辆后,逐渐回落,摩托车拥有量自1992年以来连年增长,2000年后逐渐减少,居民的出行方式逐渐向私家车过渡,1999年百户居民汽车拥有量实现零的突破,并实现快速增长,2014年已经达到38辆,居民的交通出行更加便利,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丰台区居民也与世界接轨,与科技联通。百户居民的电脑拥有量自1997年有统计数据以来逐年攀升,到2014年已经过百,实现家家户户有电脑,百户居民的移动电话拥有量自1999年以来实现快速增长,2014年达到217部,这意味着平均每户有2部移动电话。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快速普及,截至2018年6月,丰台记账户电子记账率达到82.3%。
(二)从消费方式的变化看
改革开放以前,配给式供应是居民消费的重要特点,对居民消费总量和品类有较大制约,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配给式供应逐渐被自主性消费取代,消费方式也在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巨大的变化。
首先,从消费场所看,过去的集贸市场、百货商店等消费场所逐渐被大型购物中心、中型超市、小型便利店等更加时尚、便捷的业态所取代,全区星罗棋布的便利店达1000余家,大大方便居民生活。
其次,从消费渠道看,过去粮票、布票已经逐渐被现金、银行卡取代,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上购物成为丰台居民消费的重要渠道,信用支付的广泛应用也助推了居民消费能力的增强,丰台居民通过互联网购买的商品和服务逐年增长,2017年人均网购消费1069元,三年来年均增速达到28%。
再次,从消费观念看,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选购绿色产品、有机食品,生鲜果蔬店遍布全区,一改过去肉类食品受人追捧的局面。绿色产品日益得到丰台居民的青睐,市场的扩大将促进绿色产业规模的扩大和品类的增多,亲民的价格正在接近丰台普通居民的消费水准,健康、理性的消费观念正在形成,这是丰台居民生活质量、生活品位提高的体现。
五、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全面推进
(一 )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
四十年来,丰台区的社会保障事业经历了一个从低层次到制度建立完善再到全面推进的演变过程。丰台区按照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事业建设,目前已建成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2017年全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及生育保险的人数分别为93.3万、102.8万、67.3万、67.9万和61.0万人,比2005年分别增加59.7万、63.2万、43.5万、48.3万和47.4万人。此外,2017年全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为9946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为235人。
(二)公共卫生事业成效明显
全区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2017年全区卫生医疗机构539个,是1978年的30倍;卫生技术人员19706个,是1978年的15.7倍;床位数10554张,是1978年的22.9倍。
(三)文化体育事业长足发展
2017年末,全区有公共图书馆2个,馆藏图书106万册;档案馆1个,馆藏案卷14.2万卷件。文化馆(站)20个,文化广场31个,各类群众文化团体1100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44项,其中国家级2项。全区有体育场馆1275个,全民健身工程512个,社会体育指导员3294人。举办北京国际铁人三项赛、卢沟桥醒狮杯越野跑、欢乐冰雪季、万人徒步大会等各类赛事活动168场次。丰台区运动员在全市体育比赛中共获奖牌180枚,其中金牌52枚。
四十年改革成果丰硕,四十年开放成就非凡。丰台区经济社会发展走过了不平凡的光辉历程,这一笔笔鲜活的统计数据正是最好的见证。丰台区将继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深化民生领域改革,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开创百姓安居乐业、享受生活的新局面。
1 1999年以前年度为区属口径,2000年起为区域口径;2014年开始使用2012年版《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2016年根据国家统计局统一部署,实施地区研发支出核算方法改革,对2010年以来的GDP进行了调整。
2 2015年城乡居民一体化改革,从2015年起丰台区仅公布全体居民人均收支情况,并将新口径数据推算至2010年。
3 从现有资料看,能找到的丰台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最早数据分别为1980年和1984年的数据。
4生存型消费包括食品烟酒和衣着消费。
5 发展型消费包括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消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