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社会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9月13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卢沟桥街道打造党建引领社区自治新模式
  本报讯(记者 李娜)“当年我们找了50多个小区才选到这个地方,住下来之后觉得越来越好,简直无可挑剔。”今年70周岁的卢纪元大爷与新中国同龄,是中建一局的退休干部,年轻的时候家住木樨园附近,自从2011年在卢沟桥街道珠江峰景小区买房住下之后,深深喜欢上小区如画的风景、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以及亲疏有度的邻里关系,从此“乐不思蜀”,每天都感觉很幸福。

  珠江峰景小区建成于2006年左右,小区干净整洁、环境优美,四时风景靓丽如画,居民素质也普遍较好。首批入驻的业主们当时主要是相中了小区的环境,但是因为大家来自全国各地,当时的邻里关系比现在就要疏远一些。2012年开始,珠江紫台社区居民委员会在小区成立,下辖珠江峰景小区和旁边的万科紫台小区,同时代管万绿园小区,居委会的成立让小区居民终于“找到了组织”,退休老干部、文艺爱好者、热心市民等各类“身怀绝技”的居民纷纷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大家在居委会的领导下成立了京剧、太极拳、舞蹈、合唱、摄影、国画等12个社区艺术团,此外还有一个专门为居民提供指路、反映诉求、游玩建议的社区帮帮团。在珠江峰景小区,随便一凑,就能演出一台有模有样的文艺晚会,不管问啥,都会有人耐心指导解答。

  社区能不能建好,关键要看党委能不能发动群众

  “前段时间书记给我打电话说,卢大爷,您是老党员老干部,您觉得咱们单元楼进门那片空白墙面怎么利用起来比较好?”卢大爷告诉记者,“然后我就琢磨了一下,楼门口这个位置别看地方不大,但是很重要,大家进进出出都能看到,用得好就是块宝地。”经过再三考虑,卢大爷建议社区在这片地方办楼门板报,宣传党的创新理论。社区书记吕秋玲觉得这个想法很好,直接在社区成立了一个宣传组,由卢大爷担任宣传组的组长,专门负责楼门板报。卢大爷一看书记把这么重要的宣传工作交给了自己,顿时拿出了当年在单位主管宣传工作的热情,从别人家不要的废旧家具上拆下背板裁成适当的尺寸作为板报的底板,专门跑到外地买来钉板报的钉子,从报纸杂志上剪下各种备用素材,有时间就琢磨写一写小文章,还给楼门长们安排了投稿任务……没过多长时间卢大爷的第一块楼门板报就做好了,主题叫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进千家万户》,居民进进出出对于这块由老熟人做的板报充满了好奇,浏览量很高。现在卢大爷已经在做第3块楼门板报,接下来,楼门板报要在小区各楼门进行巡展,他的宣传组也发展到了12人,大家一起把楼门文化丰富了起来。

  “社区能不能建好,关键要看党委能不能发动群众。”卢大爷说,“书记老给我们这些退休老干部开会或者直接打电话,问我们社区应该怎样治理比较好,书记问得真诚,让我们有一种被压担子的感觉。而作为老党员,我们必须上啊,必须得好好思考,社区是我家,我得为家里做点事。”卢大爷说。

  除了宣传组组长,卢大爷还是社区太极拳社团的带头人,每天早上都会带着20多人的太极拳社团在小区里锻炼一两个小时,居民有对太极拳感兴趣的就可以在后面跟着学,不用交任何社团费用。除了太极拳社团,社区还有京剧、国画等其他11个艺术社团,每个社团都搞得有声有色,并且数目还在持续增加。社团虽然没有门槛,但是并不松散,社区党委积极发挥扶持和指导作用,让每个现有社团都有各自的活动场地和活动公约,促进社团良性发展。同时,社区党委通过各种契机及时发现“隐藏”在居民之中的文艺带头人,通过搭平台帮助这些有文艺特长的居民把队伍建立起来,逐步成立一个又一个社区文艺团体。“如果单靠我们居委会这几个工作人员,想要支撑起这么多个艺术社团就太难了,所以我们积极扶持培养居民当带头人,发挥他们的能动性,既让他们有了施展才艺的机会,又丰富了大家的文化生活。”吕秋玲说。

  社区能不能建好,还得靠社区干部真心实意为老百姓服务

  65岁的高恒时大爷是个闲不住的热心人,平时一看到哪里有好玩的、好吃的就爱及时分享在小区业主群里,有时候碰到比自己年长的老人不会用手机、不会用微信,他都会耐心地讲解,一直教到人家会用为止。社区党委结合高大爷乐于助人的性格,帮助他成立了社区老年帮帮团,主动照顾社区里的孤寡老人。“前两天我跟你们反映的12号楼和24号楼的两个老太太昨天见到我还感谢我呢,说是你们社区及时给她们安上了烟感报警器。”高恒时大爷说。

  “我们的社团服务能不能获得居民的认可,关键还得看社区干部是不是真心实意为老百姓服务。您看我一向社区反映,他们立马儿就给安装了报警器,这样居民就会觉得有问题找我管用,是社区的后台服务支撑了居民对我的信任。”高大爷说。

  文艺社团开启了居民群众文化生活自治的广阔天地,珠江紫台社区在服务群众的其他领域更是丝毫不惜力气。多年来,珠江紫台社区逐步形成了“四平台、一站式”配齐服务的治理模式。包括居民诉求平台,即“一刻钟、一公里”诉求平台——除了日常的窗口服务,还成立社区QQ群,社区微信信息平台,党员、志愿者微信群,诉求邮箱,社区服务热线等问题反馈交流平台力争一刻钟回应居民需求,一公里内可以上门解决问题;居民参与平台——即人人皆可参与的文化活动;居民共享平台——建立了以社区党组织为主导,驻区单位积极参与,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共建机制;居民智能平台——社区积极引进了数字平台建设,对于居民的户籍住址、身份情况、家庭成员等相关信息,可以快速查询,对于小区内的公共设施,也能及时找到责任单位,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除此以外,社区还利用微信平台组建了妈妈群、剁手群、青少年群等一系列个性化服务群,不仅可以扶老携幼,还可以带动社区的青年人积极参与社区活动。

  社区党委还建立了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企业联动服务机制。在物业和业委会的支持参与下,社区党委还开展了为民服务大集活动,包括每月为社区老年人测血压、血糖、把脉、上门义诊,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举办各类亲子活动,举办夏日文化广场活动等。在社区党委引领下,物业服务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居民参与社区自治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采访结束后正是下午5点多孩子们放学的时候,大大小小的孩子在小区欢乐地玩耍,家长们站在一边颇有几分怡然自得。“我们这个小区的邻里关系是刚刚好的那种,既不会生疏地互相不认识,也不会熟悉到天天到谁家吃饭去。大家既有各自的事业和追求,又能享受丰富的业余生活和贴心的社区服务,这正是我们都喜欢的感觉。”卢大爷说。XFTB013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丰台要闻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社会新闻
   第05版:丰台·公益
   第06版:丰台·深度
   第07版:丰台·社区
   第08版:丰台·深度
卢沟桥街道打造党建引领社区自治新模式
图片新闻
全市首家不老莓种植园落户丰台
居民安睡 干部“守雨”
99岁老航天人的航天梦
丰台街道主动下沉一线 用脚步丈量民生
新村街道成立综合巡防队
丰台报社会新闻04卢沟桥街道打造党建引领社区自治新模式 2019-09-13 2 2019年09月1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