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林瑶)3月19日至21日,2025全球南方金融家论坛在北京丽泽金融商务区举办。新华社社长傅华,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在主论坛上致辞,新华社总编辑吕岩松主持。
论坛上,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国际组织和媒体、企业、研究机构代表,以“融金聚智 点亮南方”为主题,共商合作大计,共谋发展新篇。论坛期间,还会围绕科技创新、AI搜索、绿色金融、数字金融等热点话题,举办一系列平行论坛及配套活动。
傅华在3月20日主论坛上表示,当今时代,全球南方成为国际秩序变革的关键力量。举办全球南方金融家论坛,是大力倡导开放融通,以金融合作助力全球南方发展、推动全球治理变革的又一次创新实践。新华社愿携手各方,进一步增进理解、加深互信,助推全球南方国家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殷勇表示,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集合体,全球南方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日益增强,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扮演着更加重要角色。北京是国家金融管理中心,汇聚中央金融管理部门、众多金融机构总部和国际金融组织,金融是重要的支柱产业。金融已成为连接世界经济的重要纽带,金融合作是推动经济增长关键力量,也是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过去20年里,全球南方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0%,经济总量全球占比超过40%。然而,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加强金融合作,促进共同发展,成为全球南方的共同愿望。作为全球南方一员,中国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始终展现开放胸襟,以实际行动为全球南方带来增长动能。
金融合作是全球南方合作共赢的重要领域,也是全球南方共同面临的时代课题。依托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研究力量,论坛搭建全球南方金融界的交流平台,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探索金融合作模式,传播金融合作理念,为全球经济的稳定与繁荣注入新动力,唱响“南方声音”,展现“南方担当”。
跨越山海、攥指成拳。论坛期间发布了《全球南方金融家2025北京共识》,共同倡议推动建立南南金融合作机制,通过联合研究、项目共建、风险共担等方式,充分释放市场活力,寻求多方合作着力点;加大对基础设施、粮食安全、公共卫生等领域的资金支持,降低全球南方国家数字金融服务门槛,建立跨境支付清算新体系,打击非法金融活动;通过知识共享、人才培训、技术援助等,提升全球南方国家金融监管、市场运营等水平,缩小南北金融发展鸿沟;深化绿色合作,探索开发适应发展中国家国情的绿色金融产品,建立气候风险预警与共担机制,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等。
丽泽金融商务区作为北京二、三环之间唯一一个有增量释放产业空间的区域,是新兴金融产业集聚区、首都金融改革试验区,截至目前已吸引1242家优质企业入驻。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持续发展,丽泽金融商务区将打造“金融+科创+产业”的融合发展模式,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金融发展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