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9月2日,日本在东京湾密苏里号战列舰上正式签署投降书,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然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却定于9月3日。这一日期的确定,既源于国民政府1946年起将9月3日定为纪念日的历史传统,也因新中国政务院于1951年明确将日本签署投降书的次日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既是对法律程序完成时刻的铭记,亦是对漫长抗争中无数牺牲英烈与不屈精神的庄严致敬。
9月2日签署投降书纪念日为何是9月3日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通过电台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同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为什么是9月3日?
日本发表《终战诏书》后,并不是所有日军都在8月15日当天就放下了武器,部分日军仍在负隅顽抗。直到1945年8月底9月初,各地日军才陆续停止作战,放下武器。
1945年9月2日,同盟国接受日本投降的仪式在停泊于东京湾的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将军主持了受降仪式。
参加受降仪式的有美国、中国、英国、苏联、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荷兰、新西兰共九国的代表,按照战胜国的顺序,中国代表徐永昌将军第2位签署接受日本投降的文件。日本天皇和政府的代表、外务大臣重光葵和日本大本营代表、陆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在投降书上签字,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这是同盟国战胜日本的标志。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9月3日,国民政府下令举国庆祝3天,并从1946年起将9月3日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
9月3日,延安《解放日报》报道东京湾日本投降仪式,标题是:抗日战争胜利结束,日寇签字投降。
与重庆一样,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为庆祝抗战胜利,9月3日、4日、5日放假三天。9月5日下午2时,延安各界在延安南门外广场举行了庆祝抗日战争胜利大会。
1949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曾将8月15日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1951年8月13日,政务院发布了规定9月3日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通告。
通告指出:本院在1949年12月23日所公布的统一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中,曾以8月15日为抗日战争胜利日。查日本实行投降,系在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签字于投降条约以后。故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应改定为9月3日。
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进行修订,延续了将9月3日为抗战胜利纪念日的规定。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首次以国家立法的形式通过决议,确定每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今天,我们致敬千千万万的抗战英雄,致敬那场不屈不挠的抗争,更提醒你我:勿忘历史,珍爱和平!振兴中华,吾辈自强!
抗日战争中的宛平县同胞
从1937年7月7日全民族抗战爆发后,经过八年的艰苦卓绝抵抗,伟大的中国人民最终以巨大的牺牲将日本侵略者彻底赶出了中华大地。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这宣告着: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同时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战中,宛平县人民为取得胜利英勇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热血和生命。
从卢沟桥事变爆发开始,宛平县的百姓们就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力所能及地积极支援前线部队作战。1938年2月,晋察冀军区派邓华部挺进平西,3月底在宛平县东斋堂村成立了第一个抗日民主县政府——宛平县政府,委任魏国元为第一任县长。1939年初,以八路军第四纵队为基础组建的冀热察挺进军在宛平县斋堂川正式建立,以斋堂川为中心的宛平根据地进一步扩大,宛平县改为昌宛联合县。到1940年秋,包括宛平在内的平西根据地成为拥有1100个大小村庄、30多万人口、1.2万多兵力的大片根据地。宛平人民的抗日斗争极大地动摇了日军在华北的统治基础。
而这八年间,日军在宛平县制造了多起惨案。1942年12月12日,日伪军包围王家山村,将42个无辜百姓活活烧死,42人中除一名70多岁的老人和一名16岁的男孩外,还有27名不满13岁的儿童和13名妇女。
王家山惨案震惊了整个平西地区。
据统计,从卢沟桥事变爆发到日本无条件投降,宛平全县185个村庄有142个村的18350间房屋被日军烧毁;被抢夺杀死的大牲畜(牛、驴、马、骡)8000多头,小牲畜(羊、猪)6万多只,家禽3万多只。如将全县损失折合成小米当在3445万公斤以上。有829名宛平籍士兵和干部牺牲在战场上,有850名宛平籍士兵在战争中负伤致残;无辜群众670人被日军残忍杀害。
抗日战争胜利后,宛平县人民为纪念抗战中为国牺牲的烈士们,在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九龙头山(当时属宛平县)建立纪念碑。宛平县抗战烈士纪念碑坐北朝南,呈方形屋檐式结构碑楼建筑,高7.75米,首层四面各宽2.2米,底座为正方形,总面积为5平方米,高0.4米。这是北京市最早修建的抗战纪念碑,也是抗战时期平西抗日根据地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