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渔”医生成为当地的金口碑
有着将近20年工作经验的周艳宾是丰台区南苑医院普外科的一名医生,去年9月,他报名前往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进行为期一年的医疗扶贫工作,帮助林西县医院普外科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周艳宾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医疗扶贫就是要将自己的专业技术留下来,成为本地医生的专业技能。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和观察,他了解到当地医生和患者对腹腔镜技术的优点认知不足。针对这一问题,在日常查房中,除了制定诊治方案外,他特意增加了问答交流环节,将腹腔镜手术的优势特点慢慢渗透。在定期的“小讲堂”中,向临床医生讲授常见疾病的诊治进展,拓展了当地医生的专业知识和临床工作能力。
经过四个多月的努力,县医院普外科采用腹腔镜技术进行手术数量明显增加,医生的腹腔镜技术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当地普外科的副主任从“零基础”跃至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腹腔镜手术,令周艳宾骄傲不已。
在林西,不少人都是听说县医院有位北京来的可以做腹腔镜微创手术的医生,纷纷慕名就诊,获得了当地响当当的金口碑。“请北京医生再帮我看看”“北京的医生看过,我就放心了”,这些成为周艳宾坐诊时听到患者们说得最多的话。
有一次,周艳宾主动加入为一名有传染病的患者做手术时,手指被沾有患者血液的缝合针扎了一下。坚持完成了手术后,他咨询了相关专家,专家建议回北京进行“职业暴露后预防阻断”。他再三考虑最终还是选择了留在当地用药,没有耽误一天工作,没有请一天假。当别人问起他医疗扶贫的感受时,他说:“虽然扶贫工作中充满了酸甜苦辣,但是看到当地医生通过我的传帮带提高了医疗技术,患者通过我的双手恢复了身体健康,我就觉得非常欣慰。”
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就要“靶向治疗、对症下药”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及国家东西部扶贫协作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区卫计委详细制定了《丰台区医疗健康扶贫协作和支援合作工作实施方案(2018-2020年)》和《2018年丰台区对口支援工作任务分工安排》。通过建立双方卫生部门领导定期互访机制,建立卫生部门领导、主管科室、结对医疗机构和业务科室负责人四级沟通机制,建立信息报送机制和建立监督考核机制,区卫计委“对症下药、靶向发力”,让精准扶贫更精准,全力用扶贫攻坚的动力服务当地百姓健康。
在涞源县,区卫计委到受援地乡镇卫生院进行实地调研,促成14家丰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涞源县17家乡镇卫生院建立了结对关系。在对口支援工作中,医疗机构相关专家对各基层卫生院在诊疗、预防、保健、康复和中医诊疗方面进行指导,并提出改进意见。对口支援工作开展期间共诊疗病人2290人次,下乡义诊1528人次,入户巡诊186人次,惠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40人次。
在扎赉特旗,区卫计委根据调研情况,有针对性的安排医疗机构专业科室进行重点帮扶。中医专家指导中医技术疗法,同时开展儿科适宜技术指导;儿科专家重点对抗生素应用方面、新生儿抢救知识方面进行指导,从而减少儿童用药的风险,门诊输液率明显减少;妇产科专家在使用新式胎头吸引器的应用、早产儿复苏等方面进行指导。对口支援工作开展期间共诊疗患者1543人次,义诊456人次,惠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50人次。
在林西县,区卫计委开展为期30天的“医疗支援,精准帮扶”工作。对口支援工作中,受援地医院在管理、人才培养、重点科室建设方面得到有效提升,各卫生院在诊疗、预防、保健、康复、中医诊疗等领域特色优势明显提高。对口支援工作开展期间丰台区妇幼保健院专家诊疗310人次,防癌普查700人次;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家诊疗共计864人次,整个支援工作惠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22人次。
未来,区卫计委将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帮扶计划,切实提高受援地常见病、多发病的培训和防控意识。通过对口支援帮扶工作,做到派出一支队伍、带好一所医院、服务一方群众、培训一批人才,为当地医院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团队”。XFTB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