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安门街道是城市居住型社区,60岁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共有两万五千多人,占地区户籍人口的近三分之一。“按照国际常用标准,右安门地区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地区的养老工作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右安门街道工委书记赵长河介绍道。面对日趋尖锐的养老服务难题,街道工委办事处始终高度重视地区养老工作,以党建为引领,提出“无围墙”的养老模式,即老人不离家、不离本社区,在熟悉的环境里,就能享受专业化的养老服务。
中午时分,记者走进翠林养老驿站,楼下的老年餐厅,凉菜热菜10余种的老年营养餐一溜儿摆开,老人们已经排起了长队,持有老年卡的可以享受一定的优惠。右安门养老照料中心院长刘元更介绍:“采用阶梯形式的价格是为了更好地把实惠让利给老人。”在二楼的适老化改造咨询室内,一间不大的样板间里到处都藏满了“适老机关”,可遥控的窗帘,挥手可亮的感应灯,改造后的轮椅可以当坐便器使用,翠林养老驿站的站长张超男手里拿着一个报警器,让一位参观者坐在床上的垫子上再站起来,报警器就发出了声响:“这是离床报警器,只要老人离床家属身边的报警器就会发出声响,防止老人意外摔下床或独自起夜带来的风险。”
“适老化的改造不是大规模的装修,通过对老人日常生活及现有设施评估,只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一些小设施就可以起到方便老人,保护老人的作用。”张超男介绍。
目前右安门地区的养老布局为1+4+6+N,即:1个养老照料中心,4个社区养老驿站,6个老年餐厅,N为可为老人提供所需各种服务的第三方专业社会组织。达到了“8596”的养老服务格局,即85%的老年人享受以社区为依托、社会化服务为协助的自主居家养老服务;9%的老年人能够享受政府购买服务的居家养老服务,6%的老年人享受机构养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