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杂院里几个大姑娘纷纷来到我家,围坐一圈,和外婆一起包粽子。她们一边说笑一边包,我家就像过节一样热闹。粽子包好后,外婆在灶台上架起一个大大的铁锅,放上大蒸笼,把粽子一层层码上,开始蒸粽子。印象里要蒸几个小时。粽子蒸熟后,外婆拿出一个碗,装上几个粽子,让我挨家挨户给街坊送去。年年如此,从没间断。
多年后,外婆买了一个独门独院,离开了大杂院,每年端午节前一天,外婆只蒸一小锅粽子了,够我和外公吃。随着年龄的增长,外婆身体每况愈下,不再包粽子。端午节时,去商店买几个粽子权当过节。
记得有一年的端午节,我和外婆正在吃饭,忽然听到院墙外面有人高叫着什么。外婆放下筷子走出屋门看究竟。一会儿,外婆回来了,她从桌上拿起多半张烙饼,告诉我外面有一个“讨饭的人”。我继续吃饭,没觉得奇怪,因为那个年代外乡逃荒的多。没一会儿工夫,外婆回到屋,长叹了一口气说:“他想吃粽子。”我一听来了火:“讨饭的”还点名吃粽子?
外婆说:“今天是五月端午,他也想吃粽子。”说着,从盘子里拿起两个粽子就要出去。这粽子是留给外公的。外婆要送给“讨饭的”,那外公就没得吃了。我气呼呼地从外婆手里“夺过”粽子:“不给他,这是留给外公的。”外婆说:“你吃完饭去商店,再给外公买两个吧。出门在外,讨饭的也不容易。”
我悻悻道:“没见过这样讨饭的……我给他送去。”我心里想好了“挖苦”主意。来到院外,看到一个蓬头垢面、穿着破烂的男人,手里举着那半张烙饼,眼巴巴地望着我家院里。我肚里的“坏话”说不出口了,只把粽子递给他。他接过粽子,说了一句“谢谢”,然后嘟囔道:“老婆婆善良,小姑娘也善良,俺娃儿有粽子吃了。”
望着他艰难的背影,我心中的“怨气”顷刻烟消云散,而且有一种温热传遍全身,原来做善事的感觉这么好。外婆用一颗善良的心温暖别人,教育我如何拥有一颗爱人之心。也许有一天我会忘记自己,可我绝不会忘记善良的外婆和那些香飘四溢的粽子。
肖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