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世界地热博览园位于丰台区王佐镇南宫村,与雅苑社区很近,另外社区范围内还有南宫五洲植物园。两大场馆资源丰富,为雅苑社区的孩子们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实践机会。
小小讲解员 115个名额3小时抢光
“小小讲解员”是南宫世界地热博览园今年初推出的特色活动,当时共招募了115名“小小讲解员”,分为“鹦鹉科普”“植物科普”“蝴蝶科普”三组。“1月8日我们发出的通知,3个小时就报满了115人。”活动如此受欢迎,南宫世界地热博览园的副总经理赵彩丽和同事们都没有想到。
这一批“小小讲解员”正式上岗时间是2月23日至6月2日,每周末上午、下午各两场,每场5至6人,每场1.5至2小时。今年12岁的高妍是其中成员之一,主要负责“植物科普”中的珊瑚讲解,她选择的讲解时间是每周日下午。“我们先是接受了两天讲解培训,博览园的老师为我们演示,我们照着学,回家还要背诵和消化这些知识。”为了“胸有成竹”地上岗,高妍利用每天写完作业后的时间和周末补习班结束后的时间消化讲解知识,只用了2周就记下了全部内容。
第一批“小小讲解员”结业不久就是暑期,南宫世界地热博览园立即推出了第二批活动。有了第一批的经验,这次招募更加成熟,不仅新增了“百鸟乐园”讲解组,还将总人数控制在100人以内,让每个孩子都有充分锻炼与施展的机会。
另外,为了让科普知识更加简明、易懂充满趣味,科普讲解师在原本的科普讲解上进行了“升级”:通过通俗的语言、延展出的故事、一些冷知识等,让孩子快速理解、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再传播给其他人。以蝴蝶举例,一般人都听过羽化过程,但是蝴蝶的血液、消化系统、如何吃东西等等,这类“冷知识”更容易被孩子喜欢和接受。
爱鸟护鸟队 受社会大课堂认可
除了“小小讲解员”,孩子们最爱的活动还有爱鸟、护鸟志愿服务。
每到寒暑假,雅苑社区都会组织孩子们参与由南宫五洲植物园开展的“北京社会大课堂”爱鸟、护鸟志愿服务活动,今年已经是第六届了。孩子们组成爱鸟护鸟服务队,既参与到社区志愿服务联盟中,同时也在为他人提供讲解和帮助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
南宫五洲植物园的原党支部书记王安华就住在雅苑社区。几年前,雅苑社区与南宫五洲植物园建立联系,组织孩子在寒暑假到五洲植物园为游客提供讲解和其他志愿服务。“我是社区一分子,也是社区志愿服务联盟的成员,平时经常参与社区的志愿活动,所以能借助自己的一点力量,为社区的孩子提供锻炼的平台,我非常开心。”
王安华介绍,爱鸟护鸟志愿服务活动包括给游客介绍鹦鹉园内的鸟类知识、引导服务、文明旅游、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宣传引导等。孩子们在这里不仅能免费入园和百鸟亲密接触,活动结束后还能得到优秀志愿者荣誉证书,收到社会大课堂的实践证明。而这些志愿服务信息都会上传到北京市社会大课堂,再统一反馈至学校。
■ 讲述
初次讲解
故事变事故
从羞怯到自信,是很多孩子在参加“小小讲解员“后最大的改变。
12岁的叶浩宇回忆起初次上岗的模样,抑制不住地笑了起来。“我胆子挺大的,虽然不害怕,但第一次讲解有个地方差点讲错了。”叶浩宇说,他负责的是“蝴蝶科普”讲解,在介绍天堂凤蝶时,忘记了一个细节,于是来了个“蒙混过关”。“还好当时没有被游客发现,讲完之后赶紧去听别人怎么讲的,把这个故事记牢了。”
高妍是校园主持人,还有过“上电视”的经历,但在第一次讲解时也遭遇了“事故”。“我们一般需要主动上前自我介绍:我是义务讲解员,讲解是免费的,您想听听讲解吗?”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询问,第一次就被拒绝了,这让她有些失落。遇到这样的状况,讲解员老师就会挺身而出,陪同孩子主动询问,帮他们摆脱胆怯重建信心。
“我以前结巴,你敢想象吗?”叶浩宇“自爆其短”,让记者完全没想到,这个口齿伶俐,甚至有些“贫”的男孩以前说话还会结巴。他分析,结巴主要是因为紧张,后来学了相声,又参加了“小小讲解员”,近半年的讲解不仅让他不再结巴,甚至 “语速太快”成了他最大的问题。讲解员老师反复提醒他“控制语速”,叶浩宇摸着自己后脑勺憨憨地笑,总结发言道,“是不是锻炼之后,我进步太快了啊。”
马瑾倩 姜慧梓/文 杨东/摄
(本版内容由丰台区融媒体中心、王佐镇人民政府联合策划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