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餐厅还能上门送餐
走进养老驿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位于一楼的公共餐厅。白色的桌子、绿色的椅子,加上零星点缀的绿植,餐厅看上去不仅干净清爽,还透着一股温馨劲儿。
11点还没到,已经有不少人排队了。“这儿的菜品,少油少盐还干净卫生,买好饭菜走几步就到家了,既方便又卫生。”工作人员给胡大爷装上一荤一素加上汤和两种主食,他拎着袋子走向收银台,一共13元钱,整个过程不过2分钟。
“现在,我天天都能吃上热乎的新鲜饭菜了。”江阿姨身体不好,平时都是家人提前把饭做好,她用微波炉加热吃,要不就是找订餐公司送。“订餐的随机性太大,有时候送来饭菜都凉了。”对于家门口的公共餐厅,江阿姨很是赞许,“菜品搭配适宜,价格实惠,吃得也放心。前几天家里来了客人,我从这儿买了几个菜,大家都吃得特别好。”
记者了解到,养老驿站的营业时间是早8点到晚8点,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还可以提供送餐服务。目前,这里主要提供午餐和晚餐,不少居民期待能同时提供早餐,社区也在和运营方商议当中。
小微菜站来自基地直供
除了公共餐厅,养老驿站还在一楼设置了30平方米的小微菜站,蔬菜水果、酸奶、纸巾、调味品、杂粮……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物品,在这儿都能买到。
“从小区到最近的大型超市,坐公交车有四站地,买日常用品和蔬菜水果都不太方便。”王阿姨和老伴2015年搬到福海棠华苑社区,因为孩子的缘故,一周只有一半时间住在这里。每次回来,老两口最头疼的就是买菜问题。“以前都是从儿子家附近买好蔬菜水果和日用品,坐车拿过来,比较费劲。”小微菜站开张后,王阿姨家不仅吃饭问题解决了,日常小物品的采购也方便多了。
小微菜站里,最受欢迎的当数蔬菜水果类和杂粮,虽然品种不多,但居民经常买的“当家菜”基本都有。养老驿站的工作人员介绍,这里出售的特色菜直接来源于种植基地,无农药绿色种植,价格也很亲民。
在养老驿站一楼,还设有康复理疗室。记者采访时,两位理疗师正忙着为老人们做按摩。“我们的理疗师均具备专业的按摩理疗资质,会为每位体验者建立个人档案,方便记录身体状况。”养老驿站负责人介绍,康复理疗室主要针对老年人的痛症治理提供套餐服务,并配合理疗仪器开展康复护理,也会根据老人不同的身体状况进行私人定制或上门服务。
引入早教实现老少同乐
和一般养老驿站不同,这里的二楼入驻了一家专业早教机构,可以为社区孩子提供托幼和早教服务,实现“老少同乐”。早教机构开设的多个课程覆盖了0-6岁的儿童,目前已经托管了社区10多个孩子。
记者看到,这些孩子按照年龄划分在不同班级,正在老师的带领下游戏和学习。除了日常托辅,周末这里还会开设公益亲子班,鼓励爷爷奶奶或者爸爸妈妈一起参加,感受孩子快乐成长的同时,学习一些育儿技巧。
养老驿站负责人介绍,引入早教机构的初衷也是为老人“减负”。现在,不少家庭照看孙辈的重任落在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身上,有了早教机构后,孩子们在二楼学习玩耍,老人在一楼安心参加驿站组织的文化娱乐、健康指导、心理慰藉、康复理疗等特色活动,既带了孩子,又能让老人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
■ 对话
规划:拓展空间 增设老年课堂
福海棠华苑社区共1435户居民,老年居民比例很高,其中60岁以上老人356人,80岁以上老人58人,居家养老需求一直很高。
“早在几年前,社区居委会就想解决老人的吃饭问题,但条件一直不成熟。去年,在南苑乡和社区物业公司等各方面的支持下,终于建起了这个驿站。”福海棠华苑社区居委会主任王桂荣向记者讲述了养老驿站建设背后的故事。
王桂荣说,去年7月,社区居委会和物业公司各腾退出一层办公用房,用于养老驿站建设。南苑乡社管科积极帮助联系运营商,最终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了运营企业。经过半年多的改造,今年2月份,面积328平方米的养老驿站开始试运营。“现在不仅解决了‘老’的问题,还把‘小’的问题一并解决了。”
王桂荣透露,下一步,居委会计划拓展驿站面积,将三楼也开辟成老年活动空间,开设老年课堂和娱乐活动室,让老年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更丰富更方便的老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