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十八岁的郭昌鑫家住丰台区长辛店地区,毕业于首师大附属云岗中学,因为身患重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他平时上课学习只能坐在轮椅上,四肢都使不上劲,连手腕都没有办法自主活动,只有手指可以夹笔写字,需要挪动手腕的时候只能用嘴把手指叼起来,需要翻书就请同学帮忙,为了减少上厕所的麻烦,他白天在学校几乎很少喝水。每天早上6点多,父亲帮助他起床洗漱完毕后,便开车将他送到学校教室,帮他在轮椅上调整到一个舒服的姿势,把他的双手摆好,然后他就开始了一天的学习。虽然身体条件不好,但是在同学的眼中,他一直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人,不仅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而且十分乐于助人,同学有不会的题目经常会找他求教,每次他都会十分耐心细致地讲解。
“郭昌鑫积极乐观的学习和生活态度经常会让我们忘记他是一个身体患病的学生,相反的是,他对学习的执著和坚强的意志影响了周边很多同学,大家都以他为榜样,他所在的高三(1)班在我们整个年级都是非常优秀的班级。”郭昌鑫的年级主任訾立民告诉记者。
进一步了解郭昌鑫,我们被他深藏于内心的坚强和努力深深震撼。他本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时光,但是在他刚7岁的时候就被确诊患有重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尚在童年的郭昌鑫得知病情之后选择了勇敢面对,他说:“我知道必须要勇敢地面对这近乎残酷的现实,我知道自己必须坚强起来才能有战胜疾病的希望。爸爸妈妈也教育我要激发自己的潜能,不向命运低头。”
他的爸爸妈妈探索尝试了一切治疗的机会和手段,针灸治疗时全身要扎满一二百支钢针,扎针和拔针的时候都会鲜血淋淋,运动机能锻炼时要把全身的筋骨扩展到极致,但是他在治疗的过程中没有叫过一声疼,没有掉过一滴眼泪。从确诊开始,郭昌鑫就是边学习边治疗,因为治病缺的课通过向老师和同学请教以及自学全都补上,同学们十分钟可以记完的笔记,他却需要半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但他没有被这些困难所难倒,努力地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学习成绩一直非常优秀。
抗击病魔让这个家庭本就不易,更加不幸的是,在郭昌鑫上高二的时候,他的妈妈因病去世了。再次受到打击的郭家父子没有被不幸打垮,郭爸爸悄悄告诉我们:“孩子说,一定要让妈妈看到,他可以考上一个好的大学,可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为了上一个好大学,进入高三,郭昌鑫真的拼了,早上6点多起床郭爸爸把他送到教室开始学习,晚上放学回到家经常还要学到半夜一两点,有时候甚至要到半夜三点,一直陪伴儿子身侧的郭爸爸有时实在太心疼了,只能不断恳求他停下来休息休息。
“为了孩子,我也不能垮下去。”十几年来,为了保证体力,确保随时能够抱起逐渐成年的儿子,郭爸爸坚持锻炼身体,每天都要跑六七公里,用首师大附中云岗中学校长张进兵的话说,“他真的是一个很局气的老北京汉子,特别有担当,就是那种能靠自己就不会轻易张口的人。”“经历了这么多事,我也曾经抑郁过,但是孩子的坚强一直感染着我,为了孩子我也会撑下去,我们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的。”郭爸爸说。
学校老师和同学们也努力为他提供亲人般的关怀。“曾经我们的想法是每天郭爸爸把孩子送到校门口剩下的事就都不用管了,但是为了让孩子能够待得舒服一些,郭爸爸坚持每天把他抱上三楼教室并调整好姿势。我们就在其他方面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些便利。” 訾立民说。除了日常的三人专门帮扶小组帮他打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外,开学典礼上、课外活动中、庆祝仪式上……,在尊重他本人意愿的基础上,学校会专门请他上台发言、担任班级护旗手……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毕业之际,学校专门整理了三年来郭昌鑫参加集体活动时的照片做成相册送给他作为纪念。“我特别感谢高中三年包括小学和初中时期的所有老师和同学以及所有关心爱护我的领导和长辈,他们一直无私的帮助让我的内心充满阳光。”郭昌鑫说。
今年高考,郭昌鑫以理科583分的成绩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与贸易类专业录取,对于这个结果,郭昌鑫觉得还可以,但是还有努力的空间。“将来进入大学,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在专业领域持续深造,不辜负老师和亲友们的殷切期望,努力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郭昌鑫说。
(图片由首师大附属云岗中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