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社会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9月06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搬走到“变废为宝” 改造方案修改3次
19米高渣土山变身山体健身公园
晓月山体健身公园一景。王洪亮/摄
  本报讯(特约记者 孙颖 通讯员 骆瑞姣)晓月山体健身公园位于宛平城地区晓月苑六里北侧,占地27600平方米,公园以生态修复为理念,致力改善人居环境,丰富居民业余文体生活。山体生态公园南北狭长,融合了登山休闲区、体育健身区、喷泉娱乐区等场所,满足居民休闲、娱乐、健身需求,提升晓月苑周边居民的生活品质,实现“开门见绿、推窗见景、出门入园”。

  三次方案讨论 实现当代“愚公移山”

  改造前,这里曾是建筑垃圾堆积而成的渣土山,最高落差约19米。因春秋季节尘土飞扬、夏季冬季存在滑坡和火灾隐患,这里成为了周边居民的一块心病。自2017年以来,宛平城地区党工委、办事处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地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周边居民积极建言献策,沿袭 “化腐朽为神奇”的理念,确定将渣土山改建为山体生态主题公园。宛平城地区办事处党工委书记薄澜说:“今年恰逢晓月苑环境综合提升工程二期项目的开局之年,在去年完成了道路铺设、市政设施管线敷设、增设监控探头等工作基础上,地区下决心彻底解决土山问题,要做新时代的‘愚公’,把压在居民心头的这座大山移走。”

  第一版方案是把土山整体移走。但是晓月苑五里的居民代表却不同意这个方案。“土山东边就是铁道,好几条铁路线,土山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隔降了旁边铁道的噪音,真搬走了会不会影响我们休息?”居民们这样说。

  第二个方案提出要将土山整体绿化,保留土山的同时改善生态环境。居民们又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山是绿了,环境也好了,可只能看,利用率不高,能不能把美化环境和休闲健身融合在一起?

  第三版的方案得到了大家的欢迎:建设山地健身公园,集改善环境和为民服务为一体,满足隔音降噪的同时还能丰富业余文体生活。

  划分多功能区 居民乐享休闲生活

  晓月山体健身公园改造后公园绿化面积达16267平方米,绿化率58.89%。主要分为登山休闲区、体育健身区、喷泉娱乐区等,包含观景台、展示栏、登山坡道、轮滑场及音乐喷泉等场所。

  山体生态主题公园北部整体是登山休闲区,场地设置弯月坐凳、星形树池、星光坐凳等设施、曲线线条,用发光灯带打造繁星点点、新月弯弯的晓月苑地域性标志,加强山体气势;在山体西侧设计一处架空观景平台,可在山上眺望,增加游览的趣味性,山顶休闲活动空间提供多处树池坐凳,供居民休憩活动使用。山地健身公园南部是体育健身区,包含小广场、轮滑场、休息场,这部分地块是长条形场地,地形高差约5米,整体较平坦。

  “这土山之前一直挡在家门口,别人都是‘推窗见绿’,在我这里就是‘推窗见土’,别提多闹心了。现在公园修好了,打开窗户可以看到整洁的公园,平时没事儿还能去遛遛弯儿。”晓月苑二里居民周智游说。XFTB016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丰台要闻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社会新闻
   第05版:丰台·民生
   第06版:丰台·民生
   第07版:丰台·社区
   第08版:文娱·副刊
19米高渣土山变身山体健身公园
卢沟桥街道成立微型消防站应急中心
废弃澡堂子变身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图片新闻
南苑乡“接诉即办”架起服务群众的“连心桥”
丰台街道垃圾分类进校园
南苑街道新增62个停车位
洛风老人的健康小贴士
新村街道127个小区实现垃圾分类
云岗街道溯源帮居民找回钱包
一句话新闻
丰台报社会新闻0419米高渣土山变身山体健身公园 2019-09-06 2 2019年09月0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