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丰台·光影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11月22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卢沟桥乡大瓦窑村党史馆新馆开馆
70名预备党员跨时空寄“初心信”
预备党员骆启蒙(左)给一年后的自己寄出了一封“初心信”。
现场,党员在党旗下庄严宣誓。
▶11月15日,北京市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大瓦窑村党史馆新馆开馆,村里老党员为展览揭幕。
▼老党员拿起曾经用过的大杆秤给新党员们讲述当年辛勤劳作的经历。
▲老党员为预备党员佩戴党员徽章。
▲1958年毛主席视察了卢沟桥人民公社,1968年卢沟桥乡人自己创作歌曲《毛主席来到咱家乡》,当天,新老党员在展馆重温那一刻。
▲77岁的老党员门敏会给预备党员讲述大瓦窑村红色基因的传承。
▶一边是现在村里高楼林立、绿树掩映的沙盘,一边是旧村改造前村民住宅分布图,新老党员们一起热议如今的新生活。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11月15日清晨,嘹亮的宣誓声响彻 “北京市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大瓦窑村党史馆”门前。在年过古稀的大瓦窑村老党员带领下,70名来自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乡的青年,以2019年预备党员的崭新身份在党旗下庄严宣誓。这是卢沟桥乡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依托“1924年,北京市成立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大瓦窑村党支部”的红色资源,以“铭记入党初心,传承红色精神”为主题开展的红色教育活动。预备党员通过重温大瓦窑村在党的引领下走过的风雨历程、聆听老党员讲述入党初心故事,手写一封“初心信”寄给未来的自己,完成了正式加入党组织后的“第一堂党课”。

  重温党的历史

  探访党组织扎根农村的风雨历程

  “1924年,大瓦窑村村民、村小学教师张永祥经毛泽东亲密友人乐天宇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迅速在村里传播党的新思想,领导建立了北京市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大瓦窑村党支部。”跟随讲解员走进党史馆,全体党员从大瓦窑村成立党支部到张永祥带领以大瓦窑党支部为核心的300多名农民在天安门声援“五卅运动”,从反法西斯战争爆发到新中国成立,从改革开放到经济繁荣,以时间为序,通过数百件珍贵的历史遗物、丰富的图文史料和细心还原的场景重现,一步步重温了中国农村在党的领导下栉风沐雨、开拓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历程。

  北京市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大瓦窑村党史馆初建于2017年,同年“七一”期间正式开馆。先后接待各级党组织、党员批次104次、共计6000余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今年,为满足馆内藏品、展示内容及参观人数的日益增加,大瓦窑村党史馆进行了搬迁升级。新馆分上下两层约1000平方米,其中二层按功能区划分为开天辟地、雨后春笋、蹉跎岁月、日新月异、京郊新村5个章节;一层划分为大瓦窑村起源、大事记、旧馆风貌、老物件展示等19个部分。同时,新增乐天宇介绍张永祥入党、瓦窑文化由来两处场景还原以及村域发展规划沙盘展示和活动空间区域,可充分满足党员群众开展红色教育、党日活动、研讨展览的实际需求。

  目前,北京市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大瓦窑村党史馆不仅是党史纪念馆,还是大瓦窑村的乡情村史陈列室,更是这一地区的党群活动中心,是党员教育、红色传承的重要窗口。今年8月,卢沟桥乡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工作,正式为大瓦窑村党史馆加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牌匾,同时这也是全乡十大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之一,使其成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和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实堡垒,切实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继承红色精神

  聆听老党员讲述入党初心

  活动期间,党史馆内的藏品不仅感染着预备党员,更唤醒了老党员们内心的记忆。“原来啊,离咱村不远有个北京农业专门学校,就是现在中国农业大学的前身,乐天宇就是当时农校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支部书记,也是后来北农大党支部的第一任书记。张永祥就是在他的带领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又建了村里的党支部。”在乐天宇介绍张永祥入党的场景还原区域,77岁的老党员门敏会缓缓地讲述着,“我没有见过张永祥,但我的入党介绍人给我讲过他的故事,现在我也讲给你们听,这是大瓦窑的根,是咱京郊农村的根,也是你们入党为民的根,要一辈辈地传下去,不能忘本!”

  随着参观的步伐和老党员们的讲述,“初心”和“使命”两个词牢牢地扎根在预备党员们心中。对比曾经的峥嵘岁月和如今的崭新面貌,大家表示要听党话、跟党走,在新时代做一枚红色种子,激发新担当、展现新作为。

  铭记入党初心

  跨时空寄“初心信”写给未来的自己

  “加入党组织一年了,应该已经成为正式党员了吧?你是否还记得入党仪式上的誓词?是否在工作中实现了自己制定的小目标?是否还记得白发苍苍的老党员讲述的故事?如果还记得,请铭记于心;如果模糊了,请让我帮你再次牢记……”这是预备党员骆启蒙写给一年后自己的信。他说这封信就像一座警钟,将永远告诫自己要铭记加入党组织的初心。

  大瓦窑村党史馆一层活动区域特别设立了“初心信箱”,现场预备党员纷纷给未来的自己写下一封“初心信”并投递寄出。党史馆化身“时空邮局”为寄信党员开出票据,将信件留存。明年,可凭票据到党史馆收取信件,在成为正式党员的同时再重温此刻加入党组织的心情。“我确信不会忘记今天的经历,也绝不会忘记入党时的初心。但我也好奇一年后的自己是什么样子,看到这封信的时候又会是怎样的心情。一年后成为正式党员的自己,今天的我很期待。”拿着手中的寄信票据小屯村的预备党员张晓说道。

  自今年9月起,卢沟桥乡以“礼赞新时代、筑梦新卢沟”实践活动为载体,先后开展了7场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依托“北京市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大瓦窑村党史馆”、“小屯村新四军林”等红色教育资源举办主题党日、开展党员活动;成立“铁军精神”红色宣讲团,围绕“爱国主义抗战史”、“我和我的祖国”、“践行革命初心,传承铁军家风”进行系列宣讲;组织党员干部到“北大红楼”、“香山革命纪念地”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实地参观学习……全方位、多层次的学习、教育、实践活动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真正融入党员干部的血液中,外化成为百姓服务的自觉行动和推动乡域发展的强大动力。

  蔡晖/文 刘平 张雪峰/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丰台要闻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社会新闻
   第05版:丰台·民生
   第06版:丰台·光影
   第07版:丰台·社区
   第08版:丰台·深度
卢沟桥乡大瓦窑村党史馆新馆开馆
丰台报丰台·光影06卢沟桥乡大瓦窑村党史馆新馆开馆 2019-11-22 2 2019年11月2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