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丰台·社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05月15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87岁赵祥泉
筹备党史剪报 为建党百年献礼
丰台街道新华街南社区有位“剪报达人”,家中藏报600多册
在赵祥泉家中,老人向记者展示他收集整理的部分剪报。
  一头银发,脚步匆匆,87岁的赵祥泉耄耋之年仍旧闲不下来。

  从1989年第一次订报开始,丰台街道新华街南社区的赵祥泉就养成了剪报、藏报的习惯,这些年来,他以不同主题编制的藏报已达600多册,重500多公斤。而如今,这些见证历史的厚重资料,不再仅仅是他的个人收藏,还成了街道社区共享的学习资源。

  500多公斤剪报均按主题分类

  在新华街南社区提到赵祥泉,居民第一反应就是“剪报达人”。近日,记者来到赵祥泉家时,他已经整理了一个多小时的报纸。

  老人的卧室四周,挂满了自制的剪报展板,门橱柜子上也无一不被剪报覆盖。整个家中,阳台、客厅自不多说,就连卫生间内、衣橱里、床板下也被一叠叠剪报占据。老人骄傲地说,如今他已经整理收集剪报超过500公斤。

  老人整理报纸有一套自己的规矩:党史、军史、国家重大事件以及社会热点等,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一个主题可整理出几十册甚至上百册。老人拿出目前正在整理的剪报目录说,“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我计划整理一份党史剪报,主题就是:回望来路建党一百周年。”目录中,从建党、抗战、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已经有了明晰的条目。

  整理报纸的过程中,老人又重新复习了一遍党史,脑海中模糊的历史更加明晰, “我的理想是,建党100周年时党组织能够接受我这一套剪报,放到档案馆收藏。”老人坐在沙发上,说这话时两眼放光。

  家庭公约第一条——“终身学习”

  “我没上过什么学,订报主要是为了学习。”聊天的过程中,赵祥泉一次次表露了自己对于知识的渴求。他小心翼翼地拿出自己1959年5月31日的毕业证书,纸张泛黄,因为折痕太深背面已经粘上了胶带。老人指着毕业证书一字一句地念:“学生赵祥泉系河北省徐水县人,现年26岁,在丰台站职工业余学校业余高小修习期满,成绩合格,准予毕业。”

  赵祥泉回忆,20岁从农村考往丰台火车站工作,此前因为家境贫困从未上过学的他,靠着在村里借书借笔墨的积累,成为当时唯一走出农村工作的孩子。但由于条件限制,赵祥泉也只读了业余学校。

  1989年,赵祥泉开始订报,在读报、藏报过程中,他了解到很多时事前沿及社会热点,从此便对报纸着了迷。最多的时候,他同时收藏了8份报纸,北京日报、新京报、北京青年报、北京社区报、丰台日报以及北京晨、午、晚报,有的来自街道社区,有的来自儿女邻居,也有自己的订阅。

  “终身学习”如今是赵祥泉的口头禅,2010年,他手书制定了《家庭学习公约》,第一条便是“终身学习”,他把《公约》抄大字裱起来,挂在卧室墙上,时时提醒自己和家人。

  剪报内容无私共享给社区

  除了自己学习,赵祥泉还把剪报信息无私共享。

  他在报纸上看到有关青少年犯罪的新闻,联想到正在读小学的孙子需要这样的教育,于是专门搜集相关报道,整理成三大册,内容包括青少年犯罪都有哪些情况、为什么会犯罪、如何避免,社会各界要如何解决帮扶等。他还联系了孙子所在学校,将剪报进行展览,进而把信息分享给更多人。

  2017年7月,《新京报》刊发家政业乱象调查的相关报道,之后多地也相继爆出保姆虐待被照护者的新闻。彼时,北京市提出居家养老的新模式。赵祥泉决定以此为契机,在社区开展老年人护理的调查和宣传。在社区的大力支持下,赵祥泉了解到新华街南社区80%以上的老年人有雇佣护理员的需求,但市面上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保姆少之又少。

  当时,为了照顾生病的老伴儿,赵祥泉先后聘请过6个护理人员,喜欢拍摄的他还用视频记录下保姆照顾老伴儿的过程。 “本来是作为纪念,顺便学习他们的照护手法,没想到派上了用场。”赵祥泉让儿子把视频拿出来,挑选了上百张截图冲洗复印,配合此前家政调查的相关报道,做成展板在社区进行展览和讲解。“一方面,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大家重视居家养老护理;另一方面,希望通过我老伴儿跟保姆相处的过程,让大家了解如何跟护理人员建立亲密和相互信任的关系。”赵祥泉说,直到现在,给他老伴儿做过护理的保姆逢年过节还会带家乡特产来看他。

  ■ 故事

  爱管“闲事” 是居民主心骨

  赵祥泉曾经在丰台火车站做过工会主席,加上经常在社区宣传自己关注的民生热点。渐渐地,他成了居民放心依靠的“主心骨”。 “不论谁家有事解决不了,第一时间就会想到向赵老师求助,赵老师也一定会尽力帮忙。”社区居民说。

  2018年,小区供暖单位有所变化,有居民向赵祥泉反映家中暖气不足。住在四楼的赵祥泉也感觉家中供暖温度不达标,“住4楼都这样,低层住户家里就更冷了。”赵祥泉交代居民在家中放置温度计,每隔几个小时记录一次。

  他还让保姆搀扶着下楼到居民家中查看情况,在拿到完整温度报告后,赵祥泉联系到供暖公司反映情况,最终通过开会交涉,供暖问题解决了,目前家里温度计一直显示18摄氏度以上。

  对于居民给予的“主心骨”的称赞,赵祥泉微微一笑,“只要身体允许,我愿意一直为居民服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移动版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运行管理: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丰台要闻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丰台·深度
   第05版:丰台·深度
   第06版:丰台·社区
   第07版:丰台·社区
   第08版:丰台·公益
筹备党史剪报 为建党百年献礼
75岁老人讲了10年党课 会议室都快坐不下了
丰台报丰台·社区07筹备党史剪报 为建党百年献礼 2020-05-15 2 2020年05月1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