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记者 孙颖)曾经,丰台王佐镇的水稻收割,是农民们为生存而“汗滴禾下土”,如今的水稻收割,是一场欢乐的盛会,成为一道风景!
“40多年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割稻子,汗珠子掉地上摔八瓣儿,没想到现在割稻子能成了一景儿!”看着眼前金黄的麦穗和围观的市民,王佐镇佃起村村民王刚高兴地告诉记者。
64岁的王刚还记得年轻时在生产队收割水稻的场景,大喇叭一响都奔田间地头,一群人地头上一字排开,埋头苦干。如今再割水稻,却是在“京西稻乡 百年贡米”2020年丰台佃起村开镰节暨丰收节上,60亩水稻大丰收,村民和市民一起享受丰收的喜悦。
“早前就有种稻子的传统,后来随着水位下降,这里就成了普通农田,种植一些玉米、麦子,那可是看天收获,一下大雨就颗粒无收,这片田地渐渐地就闲置了。”佃起村党总支书记刘星告诉记者,这片水稻是今年5月17日插秧的,经过5个多月的生长,终于让稻花香里说丰年的场景再现,看这长势,亩产能达到上千斤,他们特意举办了开镰节,邀请村民和市民一起来收获!
开镰节也成了市民的嘉年华,参与开镰收割,捆扎稻谷,打谷,购买农家自种的蔬果……这块“金土地”不仅给市民带来了感受农业文明的载体,也为村里增加了经济收入,吸纳众多村民就业,稻米还没收割就已经引来众多市民订购,让大田农业成为都市观光农业,让农民重新捧起了“金饭碗”。
特约记者 刘平/摄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