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原梓峰 实习记者 王译晨)在丰台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期间,记者就如何倾听基层声音专访了区人大代表黄树森。黄树森表示要坚持走基层、听民声、集民意,把老百姓的第一呼声转换为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促进各项实事落地见效,有效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用行动讲好了“代表”故事。
“建议质量就是代表履职尽责的生命线。”为此,他坚持“有调研才有发言权”,让自己的建议更加有理有据。北京市“两个条例”实施后,他多次主动深入社区考察,和群众座谈研讨,听取大伙儿的意见。通过调研走访,围绕垃圾分类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加强租户管理,提升流动人员自觉分类投放意识、加大高空抛物现象处罚力度、建立考核激励机制,给予政策性补贴奖励、完善志愿者招募激励措施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建议,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
有推动才有好实效。针对群众反映的铁路欣园小区周边道路环境差、停车难等问题,他提交了“加大铁路欣园小区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等多项建议,并积极与区有关部门、街乡及社区进行联系。通过反复沟通、协调,有力推进了相关问题的解决,改善了小区道路两侧的停车状况,使旧貌换了新颜,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作为人大代表,虽然不是专职工作,但他却愿意用一份“专职”的心态去行动,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通过倾听基层声音,他屡献良策。这两年,他陆续提交了“加快推进道路改扩建解决居民出行难”、“将蓝调国际小区临时垃圾暂存点升级改造为标准化垃圾分类中转站”、“解决天伦北里社区无固定办公场所”、“天伦北里小区高层楼新建残疾人无障碍坡道”等建议,切实把履职尽责、讲好“代表”故事做成了自己人生的另一份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