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赵越 龚禧)“以前我们小区虽然有充电的地方,但是缺少个车棚,不仅下雨下雪没法充电,停放得也乱糟糟的。现在有了车棚,不仅摆放整齐了,充电也安全了!”五里店街道丰体时代社区居民吴阿姨对新建的电动自行车停车棚赞不绝口!
新建车棚,只是社区治理电动自行车的其中一招。近期,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五里店街道统筹辖区内各社区党委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抓手,筑牢小区防火“安全墙”,疏堵结合,整治电动自行车安全使用问题,切实保障辖区内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丰体时代社区党委积极响应,展开摸排,发现社区几乎每家每户都购置了电动自行车,登记在册400多辆,不仅现有的充电场地无法满足充电需求,遇到雨雪等特殊天气,由于缺少车棚,还存在充电隐患。此外,电动自行车上楼充电等问题也常有发生。如何把堵、疏、管三个层面结合,成了丰体时代社区电动自行车治理的难题。
今年10月,丰体时代社区党委、物业公司、业主代表召开了多场协商会,形成新增充电桩、搭建停车棚、安装智能电梯安全卫士三步走方案,不仅解决了电动自行车充电难的问题,同时也完善了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安全保障、火灾防范等措施。
为解决群众电动自行车充电难问题,丰体时代社区党委决定在社区内增加充电桩数量,并且使用党组织服务群众经费在充电场所周围搭建铁质四面围挡,补齐硬件短板。连日来,社区工作者、物业工作人员加班加点走访居民,统筹电动自行车数量,确定车棚搭建方案,经过为期一个月的紧张施工,新增了3处充电桩,159个充电口,完成社区内5处电动自行车车棚搭建。崭新的充电车棚刚一建成,居民立即将电动自行车“安家”至此,居民纷纷表示,“之前一到下雨,就担心没法充电,没有地方停车,现在车棚建成了,可解决了我们的揪心事。”
为了有效预防和消除电动自行车火灾隐患,丰体时代社区引进了最新智能技术,保证将电动自行车“拒之门外”。社区内8个楼座24部电梯内全部安装了“阻车神器”,如有电动自行车进入电梯,该系统会自动通过AI摄像头进行识别,只要在短短几秒钟之内就会发出语音提示,同时控制电梯门不能关闭。这一智能设备的使用从根本上降低了火灾发生的几率,保障了社区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以前电动自行车不上楼靠自觉和制度,现在有了技术,我们居民的安全更有保障了!”
丰体时代社区书记表示,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社区党委在五里店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放在为人民服务上,把民生的“关键小事”作为“头等大事”来办。本次的电动自行车系列整改方案也是基于群众诉求,在街道党委的领导下,在社区各部门以及物业公司的统筹协调下,完整“建、整、管”三步走,进一步筑牢了社区安全防护网,广受居民认可。
在后续工作中,五里店街道将坚持以实招、实事、实效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鼓励各社区问需于民、服务于民,切实让人民群众看到街道和社区新的变化,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