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2年08月29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丰台区召开2022年暑期中小学教育教学研讨会
为区域教育发展“求医问药、把脉问诊”

  教育是民生大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人类文明传承发展的根本。为孩子提供和保障健康良好的成长环境,是地方党委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 

  近日,区委书记王少峰用一天时间,通过专题调研和参加暑期中小学教育教学研讨会等形式,深入了解区域教育发展情况,围绕“优化育人体系,提升教育质量”主题,与中小学校长代表、教科研部门代表、特级教师代表和教育专家研讨交流,从教学、管理、教研、科研等不同层面,谈感受、说观点、提建议、想办法,为区域教育未来发展“求医问药、把脉问诊”。 

  王少峰强调,丰台的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教育的支撑。丰台的高质量教育需要高水平教育工作者的实干,需要友好环境的保障,需要动力机制的赋能。丰台拥有良好教育基础,教育战线的工作者为丰台教育的全面发展创造了较好的基础条件,面对新阶段、新任务,应进一步加强教育基础工作。要建立倍增追赶动力机制,树立办一流教育的目标,打造丰台教育十强学校,比学赶超、争先创优,推动形成赛马效应。要让孩子对丰台教育、丰台发展有信心,愿意留在丰台学习和发展;要让教师拥有教育孩子的积极性和成就感,营造出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浓厚氛围。

  学校代表

  李有毅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联合总校校长

  我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一是教育的重要性,丰台东西狭长的地理特点,既让我们看到了周边区域的发展,也给我们提供了发展的契机,丰台教育应该是丰台经济发展的吸铁石。二是基础教育是素质教育,目标是培养人,中高考也是教育质量的一项要素,如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这是需要我们关注的。三是队伍的新老交替要交接好,要有梯队,进而在守正创新,继承和改革中充分发挥作用。

  蒋炎富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校长

  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会有矛盾,如创新人才的成长需求与大班授课的矛盾、创新人才自身类型差异与培养机制统一性的矛盾等。我们探索了学校创新培养的路径,创新选课走班教学组织形式、分类推进与靶向聚焦、借助高校及科研院所丰富课程与培养师资等。未来北京市第十二中学将继续研究探索创新人才培养规律。

  管杰

  北京市第十八中学校长

  北京市第十八中学教育集团秉承“聚·宽”办学理念,在学科竞赛与强基计划方面形成了“聚宽育优才”的特色,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创新了区域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拓宽了创新人才培养思路,形成了独特经验,也坚定了办学者的信念和信心。

  曲兆军

  北京市第十中学校长

  “为什么来十中?你到底能在十中干多少年?”这是很多人问我的问题,我想说的是北京市第十中学是一所与共和国同龄的老校,有73年的办学历史,我们有办好“让家长放心、让学生开心、让老师舒心、让社会称心”教育的决心。

  焦素琴

  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二中学书记

  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二中学是丰台区首批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试点校。为促使丰台二中教育集团形成合力,我们在不同校区、不同学段设立6个内设党支部,优化党组织设置、创新活动方式,推动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度融合,新学期还将实践十个统一的集团管理。

  蒋玫

  北京市佟麟阁学校校长

  近两三年来,学校一直开展“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深度学习”校本课堂研究,力争以课堂真实且有挑战性的问题吸引学生主动投入发现、体验、探究、运用,以项目式学习为载体,促进“新课标”理念的转化与实践。

  李磊

  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五小学校长

  围绕“聚焦育人力量,厚植素养根基,积淀幸福底色”,学校构建“幸福教育”体系,注重课程实践,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丰富的课程实践中,学生爱上学习、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在优质均衡的基础上,促进了优秀学生群体的形成与发展。

  曹君

  北京十一学校丰台小学校长

  “学生学得累,时间成本高;学习门类多,没有闲暇玩耍,成长空间受到挤压……”通过研究这些基础教育存在的典型问题,结合学校发展实际,我们明确了“十一丰台小学的学生应该是不畏挑战、积极解决问题的阳光少年”的目标。为此,学校课程变革指向人的核心素养发展,创新素养培育路径、探索融合课程实施样态,着力为孩子们提供更高质量的学校教育。

  教科研单位代表

  支梅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院长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以“进德修业,立己达人”为院训,定位为丰台区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心、教师发展的培育中心、学生成长的监测中心。立足核心职能,重在发挥支撑作用,如“双减”背景下,分院推进学校课程整体育人,推动“双减”之下丰台课程资源供给中心建设,推动课后服务高质量落实,助力学校实现减负提质。

  赵学良

  北京市丰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围绕培训、研究、宣传、督评四大职能,丰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承担着学校书记、校(园)长、班主任、家长等培训任务、负责组织开展国家、市、区各类课题和区域重点项目研究工作等等。目前正在稳步推进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未来,将秉承着“科学服务 引领发展”的办院理念,坚持为教育行政决策服务、为基层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服务。

  专家点评

  蔡晓东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原校长

  作为校长,要把好学校的教育方向,明确学校的教育追求,提高教育加工力,对学校的教育质量负责,这也是对老百姓负责。校长要站位高远,明确教育定位, 一定不能将高考和素质教育对立,而是要把高考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作为检验教育成果的一个标准;要充分意识到学校教育目标系统的制定至关重要,明晰评价维度,了解学校定位,精准发力;要充分发挥教育人才潜能,既要压担子,又要铺路子,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内在动力。

  张熙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在区域监测发展中,丰台作为“大区”有成为教育“强区”的极大潜力。丰台要坚定教育自信、优化教育社会环境、提升服务发展能力,坚持工作“准”、研究“实”、能力“强”,围绕“双减”做系统谋划,聚焦“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三有”标准,强化创新人才的培养。围绕“妙笔生花看丰台”的总目标,抓住教育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承担教育责任,实现教育目标,走好教育“赶考路”。

  优秀教师代表

  杨进基

  北京市第十八中学特级教师

  我即将退休,回顾加入十八中的经历,更多的是对教育难舍的情怀。刚到十八中,放学后的我“孤苦伶仃”;后来,我们以学生为本、聚焦学科竞赛思路,带领学生走向清北,实现了十八中教育质量的突破,这让我对学校教育充满信心,也坚信丰台能出精英人才。未来,希望丰台能更加充分发挥优秀教师作用,为教育留住人才。

  朱春平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特级教师

  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出发,结合我的援藏工作经验,我认为,思政教育是最大的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学生心灵深处是育人的第一目标。同时,“双减”背景下,要加强对学生的美育、体育、劳动教育、科技教育,尤其是体育教育。我们不能把体育单纯地看作一门课程,要通过各种比赛让体育活动走进学生生活,让体育锻炼成为学生日常,成为学生习惯。

  丰台区教委供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移动版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丰台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

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运行管理: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教育
   第03版:丰创
   第04版:丰彩
为区域教育发展“求医问药、把脉问诊”
高端产业向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集聚
丰台报教育02为区域教育发展“求医问药、把脉问诊” 2022-08-29 2 2022年08月2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