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奋楫扬帆正当其时。合作发展已经成为2023年丰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词。与此同时,丰台正积极推进“高精尖”产业体系建设,努力促进数字经济与硬科技产业融合发展,以产业支撑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许多实力企业牵手丰台,将自身拥有的资源、优势及理念为丰台的产业发展赋能,为提升丰台产业能级作出贡献。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投资丰台全球合作伙伴计划”参与者之一—上海粤浦科技有限公司。
对话投资丰台全球合作企业 +
本报讯(通讯员 吕昊)作为北京市“四中心”功能的集中承载区和城南行动计划的“主战场”,丰台区所取得的辉煌业绩已无须多表—不论是轨道交通、航空航天产业集群的矗立云霄,还是独角兽、专精特新“小巨人”类型企业的雨后春笋,都是丰台区发展历史上的注脚。
今天,我激动于丰台区在包括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等“2-2-3”高精尖产业体系领域的远大愿景和务实政策,激动于结识了在座诸位饱含产业情结的企业领军者,更是激动于我们粤浦科技产业集团发现了一片值得充分调动自身激情、释放多年资源积累和能够实现产业抱负的沃土。
粤浦,是行业领军者。83座城市、432个园区、1.6万家入园企业……这些,皆是我们前胸标志过往的图章。粤浦,也是创业者。我们一次次挑战和超越自己、走出舒适圈,并非我们不能躺平,而是我们不甘随落。我们坚持在品质园区发展道路上“一条道走到黑”;我们高喊全面向科技服务领域转型,聚焦八大硬科技产业赛道。
当下,粤浦科技正持续深度打磨“两院四平台”,力求以产业深度和大数据广度构筑产业育成赋能矩阵。迄今为止,粤浦已完成机器人、工业软件、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领域的专项产业研究,并将相关研究成果数字化。而粤浦自身也在持续关注具备广阔发展前景的种子型细分领域,计划投资和培育一批高成长型硬科技企业。
以机器人领域为例,粤浦已按照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和机器人零部件四大类别,从市场现状、产业逻辑、区域发展动能、标杆企业、资本市场等维度逐一解析。相关研究可按照三级目录细分和穿透到共计44个细分品类及其具体企业,实时掌握产业及相关企业发展情况,为政府和企业深度赋能。
粤浦将着力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高端装备三大产业链条,打造“粤浦·京南国际科创中心”,构筑“‘高精尖’产业发展示范区”“硬科技创新策源地”和“‘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发动机”。在这里,产业之间的边际将被模糊,取而代之的是跨产业的良性互动发展生态;在这里,企业家可以心无旁骛地谋求发展—1.98%的“神仙利率”、粤浦麾下五大私募股权基金的金融矩阵服务,让企业真切体会到“酒香不怕巷子深”;在这里,企业将赢在数字科技的起点—粤浦产业数字化平台将深度赋能智慧园区、研究开发、市场对接、政策申请等,延续政府“放管服”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入园企业“跳跃发展一站通”。
我憧憬着,在未来若干年后我们再一次聚会时,诸位企业家都能顶着“中国产业脊梁”的称号,凭借雄厚技术实力、扎实企业运营和良性资本互动的综合实力,引领一批产业链上的“小伙伴儿”冲刺在国际产业竞争潮头的最巅峰。当各位在产业奋斗道路上勇毅笃行多年后,诸位领导和企业家们,你们可以相信,粤浦仍将是与大家齐头并进的那位“陪跑者”。我想,到那时,丰台必定已完成以“高精尖”产业为核心的首都南部新增长极的华丽蜕变。
机器人产业数据:
2020年,机器人全球市场规模为3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2100亿元;中国市场规模为710亿元,约占全球市场规模的三分之一。
但从进出口规模来看,中国机器人市场仍有较大贸易逆差,近年差值均保持在10亿美元以上。
若看机器人三大门类在全球市场和中国市场份额的期间增幅,工业机器人分别为-26%和 1%;特种机器人分别为 9%和-15%;服务机器人分别为17%和13%。
机器人企业数量及其分布:
全国机器人企业数量约6082家,其中上市企业123家,独角兽企业19家,“专精特新”企业559家。
在省级行政区中,广东省机器人企业数量位列第一,达1748家;其中,深圳市企业数量又在广东省中排第一,达873家。
在股权投资方面:
截止到今天,全国累计有2165起机器人股权投资事件,其中数量前五的省市为:广东省、江苏省、北京市、上海市以及浙江省。
工业机器人具体产品环节中的移动机器人、码垛机器人,以及零部件中的控制系统享有较高的投资热度。
示范园区展示
粤浦·宝山科创中心
新一代智造研发科技载体,上海北科创转型示范,宝山区产业升级标杆。
位于上海宝山区城市工业核心,占地42亩,交通便利,配套齐全。聚焦生命健康和高温超导产业方向;聚合总部办公、生产研发为一体的新一代智造科技载体平台,项目交付前已完成定制招商超75%;现共签约客户26家,招商覆盖率98.5%,目前已达总税收约6700万元,亩均税收160万元,预计全部投产运营后,亩均税收可达200万元以上。
园区内目前主板上市企业1家,科创板上市企业2家,新三板上市企业4家,小巨人企业7家。
据了解,目前园区已成功吸引了多家优质企业入驻,包括索灵诊断设备(上海)有限公司、上海药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
据悉,上海粤浦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产业园的建设和运营,涉及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产业领域。上海宝山科创中心项目于2021年建成落地。
与丰台之缘
粤浦科技与丰台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2022年7月,北京园博数字经济产业园入园企业座谈会暨签约仪式在中关村丰台区园博数字经济产业园招商中心隆重举行。粤浦科技与丰台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粤浦科技助理总裁兼产业研究院院长刘云斌表示对丰台园数字经济和高精尖产业充满信心,希望粤浦科技的资源、优势及发展理念,为丰台产业赋能。
若没有产业的支撑,城市的发展负担会非常重。借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之契机,丰台正积极打造数字经济,并努力促成数字经济与硬科技产业融合发展,推进“高精尖”产业体系建设。丰台欢迎粤浦科技这样的企业,共同把产业做强。
企业链接
粤浦科技
基本情况
粤浦科技聚焦硬科技产业,以服务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转化应用能力强的科技企业为目标客户,实现高水平科技产业集聚,为创新型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服务对象
粤浦科技聚焦服务科技产业,帮助政府和企业双方解决在科技产业组织和发展中遇到的诸多难题,具有品牌力强、影响力大、国际化资源雄厚、入驻企业多而精、全生态运营能力强等诸多优势。
核心价值
打造区域创新发展的新高地。跟踪硬科技产业发展前沿,洞悉科技发展和产业育成规律,面向区域产业链条关键基础、高端核心环节,提供产业链搭建、产业生态建设的服务体系,依托产业大数据,提供落地性的精准招商、产业育成、生态搭建等咨询及解决方案,助力城市产业升级和载体效能提升。
形成区域工业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把握科创升级、产业升级、城市升级的发展机遇,以粤浦产业云为基础,精准匹配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供应链,推动资本助力、政策集成、服务创新,营造创新型企业发展最优微观生态,形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工业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构建区域科技战略的新支点。搭建“一带一路”国际技术转移转化平台,畅通从科技到产业的转化路径,面向产业链难点、卡点、堵点,以数智化科技服务平台为基础,加速科创成果、科技企业、科技产业集聚,促进跨领域协同赋能、跨产业联动升级发展,为区域科技战略实施和科创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企业赋能
粤浦科技致力于做企业的“时间合伙人”。科技投行助力企业高效发展。瞄准科技产业赛道,合作金融机构和一线私募股权基金,围绕企业种子创新、技术孵化、成果转化、产业化落地与规模化扩张等不同发展阶段,提供创新金融服务及一站式解决方案,促进产业育成。
智慧空间提供一站式运营服务。以高品质智造园区为载体,通过数字化解决方案,建设智慧园区,提供科技型企业发展所需的公共实验室、路演中心、健身小筑、餐厅、咖啡厅、活动中心等配套设施,赋能企业发展。
科技生态圈形成产业发展新动能。聚集产业链要素,为科技型企业提供项目申报等产业政策服务,提供人才招聘、人事管理、员工福利等科技人才服务,实现人才、产业、资源融合,形成高端人才汇聚和高科技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