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5月30日,记者从航天七三一医院医联体大会暨七三一医院专科联盟成立大会上获悉,航天七三一医院心血管疾病专科联盟、呼吸疾病专科联盟于当日成立,医联体不断“扩容”,满足百姓就医需求。
截至目前,以航天七三一医院为主体,共有69家医联体成员单位,覆盖丰台区、房山区、海淀区,涵盖了三级专科医院,一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校(院)医务室及中医、康复、妇产、口腔专科医疗机构,拥有“校医联盟”“医养联盟”两个医联体建设创新品牌。
联盟的成立将有助于快速搭建辖区内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疾病的筛查与防治服务协作网,充分发挥各级医院在相关患者诊治过程中的能动性,同时通过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实现成员单位在学科建设、技术发展、科研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各级医院的诊疗服务水平。
记者从现场获悉,航天七三一医院医联体综合评价指标2021年度得分80分,北京市第18名,2022年度得分升至96.8分,北京市第6名。
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构建了以航天七三一医院为主体的“N+1+X”医疗联合体服务体系,N代表全国顶尖医学专科、1代表航天七三一医院、X代表区域内基层医疗机构,突出医院功能区域优势,提高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为辖区患者提供专科化突出,高效、便捷、优质的综合性医疗服务,打通“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就医格局。
据了解,在医联体总章程下,区分不同医院个性特点,从医院管理、人才培养、专科扶持、远程医疗、技术提升、双向转诊等方面对成员单位进行指导和帮助,通过医院托管、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专科联盟建设等形式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并实行病理中心、超声中心、影像中心、检验中心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机制。落实术前基层准备、上转实施手术、术后恢复下转医疗安全管理及费用结算机制,实现医联体内优势互补,相互协作,共同发展。
在医联体内医疗机构间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设立专职服务人员等工作机制,实现小病在社区、康复在基层,大病、疑难危重病在核心医院诊治的目的,并及时更新就医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