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三年疫情,农产品流通业遭受到了一定的冲击,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有如下三方面:
一是消费市场整体呈现疲软状态,居民的消费能力有所减弱,消费意愿有所降低;
二是供应链功能受阻,严重时甚至一度中断,在全球疫情尚未结束的大环境大背景下,难以实现有效恢复;
三是经销商群体资金链吃紧,抑制了疫情后的投资意愿。
建议
1.提升营商环境。丰台区是农产品、食品企业的聚集地,是首都生活必需品的集散中心。在全面放开后,可全面优化丰台区营商环境,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从工商登记注册、食品安全、商标注册和认证、知识产权保护、网络安全登记防护等各项服务入手,为企业提供便利。
2.增强金融赋能。特别是农产品流通业,是一个长链条的产业。由于农产品属于非标品,从农资种苗到种植管理,到采摘分拣、品控包装、仓储运输,再到分销运营,都需要投入资金和人力,所以要做好农产品流通,对资金的要求很高。重建和优化供应链各环节,需要借助金融信贷的力量。希望区政府组织各金融机构制定灵活且富有弹性的金融借贷政策,在充分考核企业供应链布局和资金分布式投入的基础上,提供更多的信用类贷款,放贷快、还款灵活、操作便利,这是商户群体的普遍需求。
3.改善交通环境。生活必需品集散对交通环境的依赖性很高,宽松的道路通行政策对商品贸易将产生明显的改善作用。北京是一个农产品输入型城市,本身的自给率不足10%,90%的农产品来自全国各地,运输鲜活农产品车辆在进京政策方面如果有一定的稳定性,将极大地刺激各地调运农产品进京销售的积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确保首都农产品稳定供应的有效措施。另一方面,从农产品集散中心通过各种渠道分销给千家万户,为分销车辆办理“绿色通行证”,能够强化城市社区保障服务能力,造福广大市民。
4.实现信息互动。通过科技赋能,研发信息化程序,将供应端和需求端的信息进行精准连接。组织信息化研发团队,为企业制定业务拓展、优化管理的网络平台,带动企业实现数字化、信息化升级,更好地管理产品和客户,提高商品流通效率。
5.扩大宣传效应。通过区委宣传部和丰台融媒体中心,组织统筹对区域内农产品、食品企业的宣传报道,塑造更有社会担当的丰台企业精神,扩大丰台商贸流通体系在全市的影响力和坚强地位。引导社会各界逐步恢复消费意愿,增强对未来的预期,拉动经济增长,用刚性需求带动其他需求,逐步搞活经济。
(提案者信息:徐柱,区政协委员、北京悠乐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