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周雨桐 厉震安)蜿蜒灵动的凉水河、宽阔平坦的榴乡路、熙熙攘攘的宋家庄……石榴庄街道地处丰台区东南部,东临分钟寺地区“北京新国贸”,西接南中轴地区,坐拥千年历史、风光无限的凉水河,区位优势明显。地铁亦庄线、5号线、10号线三线在此汇集,宋家庄综合交通枢纽汇聚着南来北往的乘客。1条快速路、4条主干道、12条次干道相互交织,形成密集的交通运输网络。石榴中心、金石广场、首开福茂等商务楼宇拔地而起,繁荣的楼宇经济拔节生长。年轻的石榴庄街道正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上谋求新发展。
立足当下
找准新定位,谋划新发展
石榴庄街道积极响应丰台区“倍增计划”和“伙伴计划”,乘势而上,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对辖区的资源产业优势进行全面细致梳理,石榴庄街道明确“一带一轴,双心多点”的发展规划新定位,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示范区,建设宜居宜业的幸福街道。
“一带一轴”立足辖区地理特征和资源优势。凉水河滨水休闲带以“两山理念”为指导,探索绿色经济、生态发展路线。榴乡路交通运输主轴与辖区主次干道交织联系,有效打通外部通道、畅通内部循环,形成一张交通运输大网络,成为确保辖区经济社会循环畅通、持续发展的强劲“动脉血管”。
“双心多点”锚定辖区产业特点和发展定位。宋家庄活力中心把握宋家庄交通枢纽TOD发展方向,石榴中心依托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分中心园区优势,二者作为辖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脊柱和活力纽带,带动辖区金石广场、首开福茂、扑满山、庄子大厦、宋家庄文化产业园区等14座商务楼宇,53.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产业空间,持续释放产业发展动能,促进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品质逐步提升,形成协调联动、相互交织、互为补充、彼此呼应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
回顾过去
助力营商环境提质增效
2023年,石榴庄街道聚焦丰台区发展战略,立足街道“一带一轴,双心多点”发展规划定位,以京深海鲜市场、首开福茂等企业升级转型为契机,依托石榴中心、金石广场、扑满山商业综合体集群等资源优势,不断探索以商招商、以项目招商等方式,在走访中、在企业交流中挖掘更多招商线索,采取点对点方式,实现招商引资精准化、有效化。截至目前,街道辖区高新企业数已达35家,经济发展活力充沛。
为助力营商环境提质增效,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街道以优化辖区营商环境为导向,以企业需求服务为抓手,石榴庄街道出台“石榴伙伴计划”,重点打造“石榴汇客厅”“石榴沙龙”两个伙伴企业交流合作品牌,先后举办“石榴狂欢派”“石榴汇客厅迎中秋沙龙活动”等5场活动,加快构建“石榴伙伴”共生共享生态圈,推动企业之间实现资源共享、互惠共赢。
街道新引进北京华融启明风险管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城乡房屋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双立人亨克斯有限公司北京销售分公司、理想无限(北京)贸易有限公司等4家重点纳税企业,实现留区新增税收500万元,为街道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定期梳理辖区45家重点企业情况,持续开展企业走访服务,通过建立微信互动平台、开展“石榴汇客厅”企业沙龙及联谊活动等方式,走进企业之中,倾听企业声音,精准有效为企业排忧解难。针对“服务包”企业,分派专人定期开展联系服务,及时解决企业诉求。截至目前,共走访、联系辖区企业73家,开展“服务包”企业服务83次;梳理、解决企业提出的惠企政策问题37项、人才服务问题13项;解决企业诉求83件,解决率与满意率均为100%。
展望未来
建设宜居宜业幸福街道
石榴庄街道将继续聚焦丰台区发展战略,进一步贯彻落实丰台区“倍增计划”和“伙伴计划”,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示范区的目标,建设宜居宜业的幸福街道,紧抓地区发展有利条件,顺势而为,全面推动辖区高质量发展。
首先,坚持发展“党建加企业”融合互促模式,推动“石榴伙伴计划”做实做细,持续扩大“朋友圈”。同时,继续推进丰台区“丰九条”等优惠政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重点商务楼宇新建政务服务站点,引进自助政务服务终端,不断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让企业有“信心”更“安心”。
其次,借力“枢纽+”,构建可持续交通体系。以三条轨道交通和宋家庄交通枢纽作为支撑点,打造宋家庄活力中心,把枢纽人流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全面优化商业空间布局,重点打造网红商业属性,引领商业业态转型升级,全面促进消费、加快消费提质升级,实现从交通枢纽向产业枢纽转型,形成石榴庄范围内产业办公、教育学习和研究开发等生活和工作方式,真正实现“站城一体”,让广大市民“愿意来、留得住、玩得好”。
以“点靓凉水河”石榴庄段为抓手,积极引入户外运动、文化创意、生态休闲等项目,发展以滨水商业和文化旅游活动为核心的“水岸经济”,借助辖区周边较为成熟的餐饮、酒店产业,打造集吃住游玩一体的消费体系,充分打开滨水城市界面,让老百姓真切感受凉水河滨水生态空间魅力。
丰台地名故事
明代出现
石榴庄地名
石榴庄街道名称得名于辖区内石榴庄村。因皇家宫廷曾在此地种植大量石榴,出土的明代墓志已出现石榴庄地名。明代武略将军毕清墓志铭载,他于嘉靖辛酉(即嘉靖四十年,1561)葬于“永定门外石榴庄祖茔之次”。万历五年(1577)毕清夫人李氏也葬于“永定门外石榴庄,与武略合持”。石榴庄紧邻古南苑,是当地专门向皇宫进贡的果园之一。
1913年12月,石榴庄街道所辖地由民国政府内务部核定为大兴县管辖区域。
街镇档案
石榴庄街道
石榴庄街道位于区境东部。北至东铁匠营街道,东至成寿寺街道,南至南四环中路,西至大红门街道。
1949年前,大红门至马家堡以北属北平市郊三区,以南属大兴县南苑地区。1949年9月27日,北平市改称北京市。南苑地区隶属关系不变。1958年6月,撤销北京市南苑区建制,分别划归丰台区、朝阳区和大兴县管辖,其中划归丰台区管辖有南苑、大红门、东铁匠营、右安门4个办事处和槐房乡。1958年8月,槐房乡和南苑、大红门、东铁匠营、右安门办事处合并,建立政社合一的南苑红旗人民公社,后改为南苑人民公社。1984年3月26日,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同意丰台区建立南苑农村办事处,作为丰台区人民政府派出机构,以原南苑人民公社的区域范围为农村办事处的行政区域,办事处设在大红门原公社所在地。2020年12月31日,北京市民政局批复《关于同意丰台区部分行政区划变更的批复》。2021年5月18日,丰台行政区划调整,丰台区街道行政区划设立石榴庄街道工作委员会、石榴庄街道办事处。辖区范围主要来自原东铁匠营街道、大红门街道、南苑乡。办事处驻地为石榴庄西街234号。
区域经济为整体商务区。辖区有京深海鲜市场、大红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中关村丰台园石榴中心分园、首开福茂、扑满山大厦、北京城乡房屋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有北京十一学校丰台小学、北京十一学校丰台中学等学校。
有“聚义同善”文武圣会文体组织,民间花会有“舞狮”“吵子”“中幡会”“小车会”“锣鼓场”等。有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歙州阳宅”,还有护法庵、南海子墙遗址文物古迹。
■ 来源:区党史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