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5月12日,是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5月11日—17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上一期,我们测试了“暴雨及内涝灾害防范”以及“山洪及泥石流防范”的试题,你回答得怎么样?本期,让我们一起学习森林防火和避险知识!
1.(单选题)森林火灾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森林可燃物、火险天气和_____。
A.木材
B.火源
C.枯叶
D.杂草
2.(单选题)在山上遭遇森林火灾,转移避险时,一定要先判断风向,_____。
A.顺风逃生
B.逆风逃生
C.盲目逃生
3.(单选题)下列哪一个是森林火灾的报警电话?
A.12119
B.96119
C.12350
D.12315
4.(单选题)森林火险预警级别最高等级为_____。
A.黄色
B.蓝色
C.橙色
D.红色
5.(单选题)扑救森林火灾时,不得动员残疾人、孕妇和_____。
A.儿童
B.青年
C.军人
D.干部
6.(单选题)森林防火期内,预报有高温、干旱、大风等高火险天气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划定森林高火险区,规定森林高火险期。
A.正确
B.错误
7.(单选题)森林防火期内,森林、林木、林地的经营单位应当设置森林防火警示宣传标志,并对进入其经营范围的人员进行_____。
A.违禁物品搜身检查
B.森林火灾扑救演练
C.森林防火安全宣传
D.劝阻说服尽快离开
8.(单选题)火场自救的基本方法主要有点火解围、强行顶风冲越火线、卧倒避烟、_____等。
A.快速转移
B.继续扑救
C.原地不动
D.呼叫
9.(单选题)加强对____的管理,是防止发生森林火灾最有效的办法。
A.人为火源
B.进山人员
C.自然隐患
10.(单选题)现行《森林防火条例》规定,电力、电信线路和石油天然气管道的森林防火责任单位,应当在森林火灾危险地段____,并组织人员进行巡护。
A.开设防火隔离带
B.设置防火瞭望台
C.设置防火警示牌
D.悬挂防火标语横幅
解析
1.B。发生森林火灾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包括树木、草灌等植物)是发生森林火灾的物资基础,火险天气是发生火灾的重要条件,火源是发生森林火灾的主导因素。
2.B。在山上遭遇森林火灾,切不可盲目逃生,一旦顺风而逃,极易被火灾追上并围堵住;不要往山顶方向逃生,随着烟气上升,山火向山顶方向扩展会较快;应沿着逆风方向,向下逃生。
3.A。全国统一的森林火警专用报警电话是:12119。发现森林草原火灾后及时报警,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发现森林草原火情,应立即拨打“12119”报警。报警时要注意做到:报告火情发生地所在县市、乡、村及具体地名、山名;讲清火势大小或危害程度;报告报警人的姓名、身份、联系方式等信息。
4.D。据《国家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根据森林草原火险指标、火行为特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将森林草原火险预警级别划分为四个等级,由高到低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具体分级标准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5.A。现行《森林防火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扑救森林火灾应当以专业火灾扑救队伍为主要力量;组织群众扑救队伍扑救森林火灾的,不得动员残疾人、孕妇和未成年人以及其他不适宜参加森林火灾扑救的人员参加。
6.A。现行《森林防火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森林防火期内,预报有高温、干旱、大风等高火险天气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划定森林高火险区,规定森林高火险期。
7.C。现行《森林防火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森林防火期内,森林、林木、林地的经营单位应当设置森林防火警示宣传标志,并对进入其经营范围的人员进行森林防火安全宣传。进入森林防火区的各种机动车辆应当按照规定安装防火装置,配备灭火器材。
8.A。遇到森林火灾时,首先要快速转移避险,迅速离开危险区域,利用最快捷的路径转移至没有植被、植被稀少的空旷地带,或河流、湖泊、沼泽附近。
9.A。据统计,近十年已查明火因的森林草原火灾中,人为原因引发的占97%以上。因此,严防森林火灾发生,最需要加强对人为火源的管理。
10.A。现行《森林防火条例》第十九条规定,铁路的经营单位应当负责本单位所属林地的防火工作,并配合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做好铁路沿线森林火灾危险地段的防火工作。电力、电信线路和石油天然气管道的森林防火责任单位,应当在森林火灾危险地段开设防火隔离带,并组织人员进行巡护。
(区应急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