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来临,天气形势将更复杂多变,降水强度、时间也将更大、更长,突发洪涝灾害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汛期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这份清单请你牢记。
食物需满足48小时需求
家庭应急卡要写清
处于洪涝灾害风险较高的地区,汛期该准备什么?
在应急物品方面,首先,水、高热量食物要备好,例如瓶装水、压缩饼干、罐头、巧克力、方便面等,可用于补充人体水分和营养,满足一家人48小时需求。此外,毛巾、纸巾、消毒湿巾等能用于清洁个人卫生的物品也要备齐。
在应急工具方面,第一,救生衣、救生圈等可用于洪涝逃生的工具要备齐。第二,多功能手电筒。集手摇充电电筒、报警器、闪光求救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手电筒在灾害来临时非常必要。第三,求救警哨。大家可以将其放于固定位置,遇灾时随身携带。第四,多功能雨衣。除防雨外,多功能雨衣还可用作遮雨棚、遮阳棚或接水布。第五,防风打火机。在应急情况下,它可以作为火种使用。第六,多功能组合剪刀。这种剪刀通常有刀锯、螺丝刀、钢钳等组合功能,可用于切割、拧转以及夹断物件。第七,应急保温毯。第八,应急逃生绳。我们可将逃生绳接到救生圈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转移。
在应急药具方面,首先要准备好常用药品:止血止痛药,抗感染、抗感冒、抗腹泻类非处方药(少量)以及防暑降温药品等。此外,要常备一些医用材料如碘伏棉棒、酒精棉球、创可贴、纱布绷带等来用于处理伤口、消毒、杀菌和外伤包扎等。家中老人、残障人士及幼儿所需药物也要备好。
除了应急物资,一些重要资料也要准备好。例如,在家庭应急卡上写明家庭住址及家庭成员身份信息、血型、慢性病及用药情况、药物过敏情况、紧急联络人等,放在好拿、显眼处。
雷雨天气少外出
看到漩涡要绕行
遇到雷雨天气,首先要做好雷电灾害防御。我们要尽量减少外出,同时关闭门窗、切断电源,不要打手机,不要洗澡。如果在外面,需躲到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不要到树下、电杆下、塔吊下躲雨。在空旷场地,不要打伞,不要把农具、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杆等扛在肩上等。
其次要做好对可能出现的强降雨及其可能引发的洪涝灾害的防范:不要在桥下、低洼地、河道停留,要防范山洪泥石流、塌陷等灾害。
雷雨天气来临前或发生时,往往风很大。这时候,我们要远离高大建筑物、建筑工地临时围墙及建在山坡上的围墙,避免被风吹落的物体砸伤。同时,不要贸然涉水前行,警惕井盖、下水道、排污井等。若发现路面有漩涡,一定要绕行。
行车加大车距
熄火及时撤离
驾车出门前,我们要先检查发动机盖、车门的封闭情况以及雨刮器、制动器的状况,发现故障及时排除。行车时,要降低车速、保持或加大车距,能见度低时可以打开防雾灯。
若车辆在涉水行驶中熄火,应在水位还未完全涨上来前快速撤离,千万不要在车内等待救援,以免水位过高时电动门窗自动锁定,危及人身安全。
(区应急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