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郭晓妍 通讯员 付阳阳 陈茜)参观卢沟桥历史博物馆、民法典知识问答、趣味网络安全培训课……按照北京市“互联护苗”工作安排,7月17日,2024小小学子回家“互联护苗——丰台区青少年法治研学之旅”活动成功举办,充分利用丰台区红色资源、法治资源、传统文化资源聚集优势,为青少年带来一堂行走的红色法治课。
四大点位 一路行走一路收获
上午8点半,研学团首先来到卢沟桥历史博物馆。“你们知道卢沟桥下面的河叫什么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喊出“永定河”。据了解,此次研学团共有25名学生,由来自卢沟桥小学的“卢沟桥宣讲团”成员组成,在校内进行卢沟桥历史宣讲,传承卢沟文化。
在博物馆内,同学们跟随讲解员的脚步,依次参观了历史厅、风云厅、艺术厅等五个展厅,学习了卢沟桥830余年的建桥史。通过珍贵的文物、图片和影像资料,同学们深入了解了卢沟桥的厚重历史。“我要好好学习卢沟桥的历史,在学校内讲给同学听,为保护卢沟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7岁的刘瑾瑜告诉记者。
“父母是孩子的法定‘保护神’,如果父母尽不到应有责任,法律会主持公道,确保孩子健康安全成长。”在和平书店,一场法治主题读书会正在进行。区司法局普法科的工作人员为孩子们讲解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及《宪法》《民法典》中未成年人相关内容。随后进行了抢答环节,现场气氛活跃热烈。
研学团又来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前,面向少先队员旗帜,团员们昂首挺胸,高举右拳,共同重温入队誓词。进入展馆后,孩子们频频驻足,凝望着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展品,认真了解学习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等抗日武装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抗战的中坚力量,并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光辉历史。“我们幸运地生在和平年代,但我们必须记住,先辈经历了这么多年的艰苦努力才获得了胜利,来之不易。”讲解员告诉孩子们。
此外,研学团还来到了宛平戏楼,区公安分局以动画视频的形式给学生们普及《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重要性,倡导未成年人规范网络言行、拒绝沉迷网络,增强健康、依法、文明上网意识。
技术加持 共赴法治研学之旅
记者了解到,丰台区选取和平书店、卢沟桥、卢沟桥历史博物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地点打造“薪火相传 红色法治”研学路线,让青少年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也增进法治观念,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该路线正在全市推广。活动期间,在高德地图搜索“互联护苗”或“北京研学路线”,或用高德地图App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活动专题页,查看丰台特色研学路线,所有点位一键收藏、即刻导航,开启本次研学之旅;在百度地图搜索框输入“互联护苗”或“北京研学”,即可从搜索关联列表中获取相关路线,点击查看了解路线详情、分享路线情况、直达导航页面;在美团平台,直接搜索“互联护苗”,即可进入北京研学路线推荐专题页面,了解路线点位具体情况,查看网民评价,科学安排出行计划。
“我们将持续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吸引更多青少年积极关注参与活动,引导青少年知网懂网、文明用网,营造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网络氛围。”丰台区网信办相关工作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