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付善元)10月12日,宛平文史馆开馆仪式在丰台区宛平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举行。北京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张家明,中国地方志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陈文学,丰台区委书记王少峰,区政协主席李岚出席活动。
陈文学在致辞中表示,宛平自辽代始为附郭京县,地位较一般县不同。宛平地域范围广,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宛平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北京市持续推进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丰台区打造展现首都壮美气韵的魅力之城,建立健全历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机制,推动西山永定河文化精华区建设。而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正是其中之义,宛平文史馆成立正当其时。我们要以大历史观察古观今,探究规律、总结经验,掌握历史思维、获得历史启迪,用历史智慧助力民族复兴,让历史之光照亮未来。宛平文史馆必将在未来学术历史上书写浓墨重彩的华章。
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桂生在致辞中表示,一直以来,丰台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党史地方志工作,推动党史研究、地方志编修取得了丰富成果。区史志部门认真履行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职责使命,及时跟踪记录丰台区高质量发展新进展新成效,深入挖掘区域内丰富的党史、历史文化资源,服务打造西山永定河文化精华区,展现出了史志工作的新担当、新作为。宛平文史馆成立,是丰台区立足区位优势,深挖资源禀赋,精心推出的又一南城文化新地标,必将为丰台区党史地方志事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王少峰表示,宛平文史馆的成立是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传承和发扬宛平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和抗战文化,打造展现首都壮美气韵的魅力之城。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把宛平故事讲好、传播好,让宛平文脉传承弦歌不辍、历久弥新,实现人民群众与宛平文化的情感共振、精神共鸣。在广大资深专家学者的指导下,建成后的宛平文史馆将努力打造成为宛平文化的“研究基地”“传播平台”和“决策智库”,在学术研究和精神文化领域结出累累硕果,成为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闪亮的崭新名片。
开馆活动仪式第一部分结束后,王少峰与有关领导共同调研宛平地区文化资源,听取宛平城升级改造、打造博物馆之城等有关情况汇报。在卢沟桥历史博物馆,一行人参观了各展厅内容,详细了解卢沟桥历史文化情况。随后,一行人来到卢沟桥上,察看卢沟桥保护利用情况。
国家方志馆综合部副主任刘黎,北京市政协教卫体和文化文史委主任陈冬,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地理学会原副理事长、教授朱祖希,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建筑大学特聘教授、北京市委党校兼职教授、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原总编辑李明圣,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教授陈鹏,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马力,区领导韩新星、郭晓一、冯晓光及区有关部门、宛平文史馆专家及馆员、合作单位、高校代表一同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