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春节假期将至,您有何规划?无论作何选择,安全都是第一位——守好安全关,才有幸福年。冬季气候干燥,火灾事故易发多发,日常生活中一些错误的“小习惯”往往会成为引发火灾的“大隐患”。这些消防安全知识,大家一定牢记于心。
● 家庭防火
春节期间,家中用火、用电、用气量增大,火灾诱发因素增多,若操作不慎或使用不当,极易引发家庭火灾事故。
居家做饭,燃气灶前不要离人,厨房明火要远离油、纸、布等可燃物。
及时清理阳台、楼道、走廊堆放的杂物和可燃物,保持楼内消防通道畅通。
不将电动车停放在楼梯间、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处,不在室内为电动车充电。
不超负荷用电,及时更换破损、老化的电器设备和线路;不私拉乱接电线和插座,使用电热设备时应远离可燃物。
要教育孩子不玩火,远离电器插座,并将打火机、火柴等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
出门前要关闭门窗,关掉电源和燃气开关,避免电器短路或燃气泄漏引发火灾。
● 公共场所防火
春节期间,娱乐活动增多,公共场所人流量增加,火灾风险较高,一定要关注消防安全,杜绝火灾隐患。
出入商场、超市、电影院、酒店等场所要熟悉逃生路线,留心安全出口、灭火器的位置,以便在发生意外时及时疏散和灭火。
不携带易燃易爆品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在禁止吸烟的场所内吸烟、乱扔烟头。
遇到火灾时要迅速正确逃生,不贪恋财物、不乘坐电梯、不盲目跳楼,应根据工作人员引导正确疏散,不盲目跟风、不相互拥挤,以免发生挤压踩踏事故。
严禁占用、堵塞或封闭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消防车通道,严禁设置妨碍消防车通行和火灾扑救的障碍物。
● 农村防火
春节期间,农村居民用火、用电量增加,加之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消防意识相对薄弱,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使用炭火或燃气取暖时要保持室内通风,以免造成一氧化碳中毒,进而引发火灾事故。
使用灶火做饭要注意远离可燃物,不得在烟囱周围堆放柴草,以免烟囱外喷出火星引发周边柴草着火。
科学堆放室外草垛,不可过多,草垛之间要有一定的防火间距,不得将草垛放置在高压架空线下,以防电火花引发火灾。
祭祀时不要吸烟和乱扔烟头,严禁违规燃放烟花爆竹。如需烧纸,应提前清理燃烧点周围枯枝落叶等可燃物,完毕后将燃灰清理干净再离开,避免死灰复燃引发火灾。
● 森林防火
春节前后是森林防火的紧要期,由于冬季气候干燥、枯枝落叶增多,森林可燃物增加,火灾发生概率也随之上升。
严禁林区一切野外用火,不随手乱扔烟头,以防未熄灭烟头点燃整片森林。
提倡文明祭祀活动,不在林区内烧纸、上香、燃放烟花爆竹。
严禁私自开荒,如需烧荒应报相关部门批准后,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防止发生跑火。
进入林区,严格遵守森林防火管理规定,自觉接受防火检查站检查和登记。
(应急管理部、区消防救援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