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原梓峰)春节期间,北京花卉交易中心人声鼎沸,占地1.5万平方米的交易大厅内涌动着采购人潮。蝴蝶兰、银柳、冬青等年宵花争奇斗艳,市民们推着购物车穿梭于花海间,用缤纷花卉为家中添置“新年味”。
记者在市场看到,寓意“红火兴旺”的冬青果枝条被扎成喜庆的花束,单枝价格较平日有所上涨,仍被抢购一空。“今天光是银柳就补了三次货,带‘福’字装饰的盆栽最抢手。”商户边介绍边为十余位顾客逐一结账。市场负责人介绍,今年备货量较去年同期增长30%,特别引进厄瓜多尔彩色玫瑰、荷兰朱顶红等进口花卉,满足市民多样化需求。
“以前过年囤肉菜,现在要囤鲜花!”正在挑选蝴蝶兰的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全家五口人特意开车来采购,“红色系放客厅,金色花瓶配银柳摆在玄关,女儿还挑了多肉盆栽装饰书房。”带着两个孩子选购的刘女士则看重仪式感:“教孩子认识‘鸿运当头’‘富贵籽’这些花名,也是在传递传统文化。”鲜花逐渐成为年俗“新刚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