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土生土长的丰台人,在丰台这片沃土上一干就是40多年。小的时候父母总是带着我到丰台最繁华的地方—丰台火车站,看看火车,给我讲讲丰台火车站的故事,我特爱听。
丰台火车站可是清朝末年建的,是典型的西洋建筑。有了这火车站,丰台镇的经济和文化产业都带动起来,周围出现了茶棚、银号、戏园子等,客商云集、车水马龙,同时也推动了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丰台火车站进行了扩建,成为了华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每天都有5000多辆车在这里装载货物。日均上下车达 3 万多人次,是北京铁路局特等站。
到了今天我都忘不了,10岁那年,父亲第一次带我进丰台站坐绿皮火车,我别提多高兴了。我那双眼睛都不知道往哪看了,就见人们扛着大包小包还有那活鸡活鸭,我爸攥着我的手生怕把我丢了,一再嘱咐我:“儿子,把那些票可拿好了。”那时候纸质票不大点,有加快票,有卧铺票,想盖被褥还有卧具票。就这样,我的小手里攥着六张火车票。听着站台上的人喊了一声“进站喽”,人们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工作人员大声说着,“让带着孩子的人先走”。戴着大檐帽的阿姨,拿着订书器似的检票器给我们票上打眼。到了车上,那叫一个挤,就连过道都挤满了人,想上厕所都费劲,到现在这个画面还像电影一样刻在我的脑子里。
80年代我转业回家,又一次踏上了丰台火车站。 那时已经看不见冒着白烟的车了,换上了内燃机车,车上基本都有座了,时速也到了160公里。
到了90年代,北京西站开通了,分流了丰台站大部分客运和货运的任务,百年丰台站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再后来国家决定重建老丰台站,历时4年,2022年6月20日北京丰台站通车运营。
6月20日那天我来到这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它已不是我脑海里那个样子。地上四层、地下三层,那叫一个大呀。它设有32条到达出发线,1小时能容纳14000多人同时候车,上面走高铁,中间走普快,下面走地铁。还有那十几条公交线、数不清的出租车,别提多便捷了。
车站有吃有喝有休息的地方,我在里面转了3个多小时,一点都不累。这个亚洲最大的铁路枢纽,40万平方米,处处都能看见高科技,智能机器人给我指路,带着我转悠。我拿着手机哪都能去,再也不用纸质票了,诸多便利让我流连忘返。
老丰台人都知道,先有丰台站,才有丰台镇。如今的丰台站已经成为了体现国家铁路发展的标志,和丽泽商务区、丰台科技园、总部基地连成一体,成为丰台的网红打卡地。一座丰台站带动了整个丰台区域的建设发展,我这个丰台人只想骄傲地跟您说:“丰台的明天会更好,首都的发展会更好。”
(西罗园街道 胡明 长辛店二七纪念馆 刘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