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丰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04月03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丰台芍药甲天下

  说起丰台,知道月圆的多,知道花好的少。月圆指的是丰台的卢沟晓月,花好指的是花乡的花卉,二者相得益彰,是丰台两张耀眼的名片。 

  关于丰台的地名,专家学者众说纷纭。说来讲去,第三种说法最靠谱,大致意思是从“风台”演变而来。证据就是明朝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 沈榜在《宛署杂记》中写的:“小井又五里曰风台村,又二里曰看滩(丹)村……”现在这些地名的实际距离,和古代学者写到的“今右安门外十里草桥”的地理位置是合拍的,和丰台区花乡草桥村的实际存在也是严丝合缝的。

  花卉产业在唐明时期

  已有反季节种植

  清代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中是这样论述的:“考丰台本无台……今右安门外十里草桥,唐时有万福寺,寺废而桥存。明天启间,建碧霞元君庙其北,土近泉宜花,居人以种花为业。冬则蕴火暄之,十月中牡丹已进御矣。”在这幅传统的帝京盛世民俗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花卉产业在唐、明时期的准确地理位置和称呼—“今右安门外十里草桥”是也。“冬则蕴火暄之”,说明那个时候就有了反季节的草桥煻花,也称堂花或唐花。

  惟丰台芍药甲天下

  说到花卉,首屈一指的是丰台芍药—常常被人们津津乐道。元代诗人杨允孚在他的《滦京杂咏》诗歌批注里写道:“内园芍药,迷望亭亭,直上数尺许,花大如斗。扬州芍药称第一,终不及上京也。”他说扬州的芍药终归不如京城的好。而且他的这一观点,在《析津志》里也得到了支持。 

  《析津志》里记载:“芍药之盛,旧数扬州,刘贡父谱三十一品,孔常父谱三十三品,王通叟谱三十九品,亦云瑰丽之观矣,今扬州遗种绝少,而京师丰台,连畦接畛,倚担市者日万馀茎,惜无好事者图而谱之。如宫锦红、醉仙颜、白玉带、醉杨妃等类,虽重楼牡丹亦难为比。”从《析津志》的文字里可以看出来,丰台区是著名的芍药种植基地,每天要卖万余盆,而且品种名贵,这些芍药比七叶一花的牡丹还要驰名。“重楼牡丹亦难为比”,重楼在这里是七个叶的意思。 

  写到芍药,不得不说它的历史,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吏部侍郎汤右曾在《自黄村归经草桥》一诗中赞扬:“尚有殿春红芍药,连塍十里到丰台。”他还在《丰台看芍药》中抒怀:“晓色葱茏金障开,殿春花事数丰台。天公雨露园公力,等是批红判白来。”塍就是田埂的意思,田埂连着田埂的十里丰台芍药,这是多么大的一个规模,又是多么繁华的一个景象。就这一笔,诗情画意,跃然纸上,康熙盛世的十里芍药和我们今天北京的十里长街也有一比。 

  赏花的时令性是极强的,前来赏花的不仅有百姓、小姐、墨客、大员,还有皇帝。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还在题为《丰台行》的诗中赞美:“冬雪春霖今岁好,嫣红姹紫看夹道。黄筌画中五里行,李贺诗囊益不少……”记述最详细的还是清代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这本书里他最出彩的一笔就是—“惟丰台芍药甲天下”!丰台花乡十八村,地处北京西南近郊,最多的时候种植面积达150亩,年产芍药30万株,依据颜色划分为119种,可见当时的种植规模多么大。所以就有了“丰台芍药甲天下”之说。

  芍药栽培历史超过4900年

  文人墨客钟情芍药溢美诗众多

  芍药为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是我国栽培最早的一种花卉,栽培历史超过4900年。早在《诗经·郑风》中就有赞美芍药的诗篇:“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意思就是聚集在一起的青年男女有说有笑,眉来眼去,互相赠送芍药,传情达意。 

  芍药有“相邀”之意,这个花名本身就充满了斑斓的诗意,这也是历代文人喜欢它的原因之一,文人墨客在芍药身上捕捉到了诗歌的灵感:含而不露,隐而不发。芍药的花语是情有所钟,蕴藏着害羞,寓意着思念,是富贵和美丽的象征。所以古人形容美女有“立如芍药,坐如牡丹”之说。 

  翻开唐朝的风云,诗人刘禹锡在他的《赏牡丹》中抒情:“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诗人韩愈在他的《芍药》中写道:“浩态狂香昔未逢,红灯烁烁绿盘笼,觉来独对情惊恐,身在仙宫第几重。”作者置身于芍药花丛之中,就像步入了仙宫;天有九重,乐得他不知道自己是在第几层。 

  出于对芍药的喜爱,唐宋文人墨客称芍药为“婪尾春”。婪尾是宴会结束时的最后一杯酒,是最后辞行告别的碰杯;芍药花开于春末,也寓意为春天最后的一杯美酒、最后的一个美人……由于芍药是草本花卉,没有坚硬的木质茎杆,就像弱柳扶风柔弱无骨的少女,故有“没骨花”“草芍药”之称。因为它的花有香气,又有“挛夷”“留夷”之名。其实芍药的别名很多,大都洋溢着赞美之词,表达了人们对它的喜爱和钟情。人们常常把它和杨贵妃互相比美,互相映衬,他们之间的丰腴是共同的、可感的。 

  清代杨米人在他的《都门竹枝词》里赞美芍药:“芍药当春色倍娇,佳人头上斗妖娆。丰台一片青青叶,十字街头整担挑。”诗中用美女的容貌和芍药来比妖娆,写得妙趣横生,优美动人。这首诗也可以说是诗人一生的代表作,是他的绝唱。他因芍药而出名,芍药因他而生辉。在诗词歌赋中,芍药是端庄秀丽的隐喻,是名门闺秀的气质,是誉满京城的风韵,是幸福美满的天伦,是花好月圆的象征。

  守着自己的景色

  守着深入骨髓的清雅

  我家就在城南,离花乡不远。在槐新公园的西边,原来有一个芍药培育基地,这里的芍药种类繁多,花型丰富,我特别喜欢芍药的复色品种。托桂型的品种主要有:奇花露霜、金针刺红绫、红绫锦菊、荷花灯;蔷薇型的品种主要有:玉花石、紫蝶现金、粉玉奴;皇冠型的品种主要有:沙金冠顶、胡红;千层台阁型的品种主要有:五花龙玉、菱花湛露等。进入观赏周期后,我常常一个人骑着自行车,悠悠荡荡地来看芍药:它微微倾斜的身影,它柔软而又卷曲的内心,都让我怦然心动,萌生灵感。它有露的清纯,也有云的轻盈;既有婀娜的风骨,又有如水的丽影。它是诗歌的灵魂,仿佛我的情人一样,喜欢寂静低伏,从枯枝临风到旗袍加身。它始终如一地守着幽深的时光,守着姗姗来迟的清雅,守着露珠的梦幻,守着刻骨铭心的芬芳,守着我20年前的心跳,也守着一段落泪的春风……不必秀于林,不必艳若桃,不必狐媚争春,也不必鼓瑟吹笙,沿着风的足迹,就能抵达它的梦境。它的风韵、它的幽香,都能动人心魄,夺人灵魂。你知道吗,一朵花在盆子里,另一朵花在园子里,它们的命运绝对是天壤之别。你想,一个寂寞的诗人,一朵寂寞的花,他们相遇之后,肯定不再寂寞,肯定会有闪电的共鸣,会有魂不守舍的烟雨的朦胧…… 

  每次去看芍药的时候,基本上都能看到我的朋友,我叫她“青蛇”。之所以叫这个绰号,是因为她属蛇,而且她的后腰上有一条灵蛇的刺青,看守着她腰部的关隘。她是一位画家,是个特别另类的摩登人物,又是个仪态万方的情种,徐娘半老风韵犹存说的就是她,用芍药花的韵味来形容她的丰满那是最恰当不过的。她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坦胸露肉,她最好的朋友就是香烟和红酒,她的大作就是芍药系列,她画的芍药也是京城一绝,她的名作《芍药扶风》上面题着她的灵感:风越吹越大,一朵花抱紧了内心的菩萨。我们的年龄差不多,一个诗人和一位画家在一起,肯定会有共同语言,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在芍药面前,我们谁都不说话,因为她的话都在画笔上,我的话都在注目里。芍药花到了她的宣纸上,就有了精气神,而且生动得有了语言,有了微笑,有了幽怨,有了朦胧感,有了题诗,有了落款,有了淅淅沥沥的雨点,有了将要离去的紫燕,有了向我挥手的白云蓝天,当然也有从纸上走下来的不易被人察觉的一丝忧伤的慨叹。 

  弱不禁风是一种美,丰满富态更是一种美。芍药是我们聚会的根源,也是我们共同的灵感,用现在时髦的话说,是我们心中共同的风水。 

  亭亭玉立的芍药,具有色、香、韵、艳之媚。它风姿绰约,它娇艳动人,它雍容华贵,它富丽堂皇;它的色是抢眼的色,它的香是勾魂的香,它的韵是性感的韵,它的艳是仙子的艳,它的媚是骨子里的媚。 

  走过红尘,五彩缤纷的芍药之花就像圣洁的美女。它动人的微笑,千般嫣然;它华丽的转身,风情万种。这个从诗经里走来的迟暮的美人,守着自己的景色,守着耳鬓厮磨的晨风,也守着深入骨髓的清雅……

  来源:《卢沟月》 文/柳 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移动版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运行管理: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综合
   第04版:动态
   第05版:农业
   第06版:民生
   第07版:榜样
   第08版:丰蕴
丰台芍药甲天下
遇“荐”好书
二十四节气之清明
丰台报丰蕴08丰台芍药甲天下 2023-04-03 2 2023年04月0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