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村落或一条街道的居民,如果以往从事的职业与周围的人有所区别,这种特征也容易成为所在村落或街巷的命名依据。铁匠营、菜户营、造甲村及其派生的地名,是丰台区境内这类地名的典型。大红门外的“海户屯”性质与此相同。
位于南苑西北5.3公里的“西铁匠营”,明代曾在此打造兵器,人称“铁匠营”,直至民国时期地图上仍是如此称呼。与此同时,在铁匠营以东6公里、永定门外另有一个“铁匠营”,其形成年代和背景与西铁匠营完全相同,民国时期地图上称“铁营”,是“铁匠营”的简称。1949年后,按照相对方位将二者区分为“西铁匠营”与“东铁匠营”。今有“东铁匠营街道办事处”,辖境内清代有贾家坟、于家坟、三亲家坟、毛家坟、谭家坟以及几家看坟户和逃荒者,还有为官府烧砖的南窑、三盛窑、燕家窑、刘家窑等窑户。这些坟、窑在解放后已迁移或拆除,南窑、刘家窑、毛家坟、三亲家坟等已成为地名。在东铁匠营村北,又形成并派生命名了“北铁匠营”“小铁匠营”两个村落,1960年变为城市居民区。此外,位于王佐镇南2.8公里的另一个“铁匠营”,见于《光绪顺天府志》,又名“铁营”,原属良乡县,1958年划归丰台区,同样因为早期有铁匠作坊而得名。
■ 来源:《丰台地名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