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防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08月07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别担心,有我们!”
  王艳梅(左二)带领工作人员冒着暴雨搬运防汛沙袋。

  王晶(右一)与社区工作人员清理积水。

  王晶(右一)查看排水管道。

  编者按:7月29日夜间,全市严阵以待的大雨“如期”来袭,随后整个北京城被风雨席卷。到8月1日早上8时,这轮降雨已持续约60个小时。其间,北京市防汛指挥部提醒广大市民,非必要不外出。但在丰台,有这么一群人,冒着倾盆大雨还偏偏往外跑。他们来自你我身边,是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他们闻风而动、逆雨而行,全力以赴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家住丰台的热心肠刘凯

  “三进三出”驰援涿州

  本报讯 “那边没地方睡觉,所以我连着三天都是从房山边界出发,10多分钟就到了涿州。”洪水正猛烈时,刘凯骑着自己的摩托艇三天里“三进三出”涿州,他都记不清自己救下了多少名群众。

  据了解,刘凯家住丰台,是院儿烤肉餐馆的负责人,同时也是个热心肠,十分健谈。当被问及为什么驰援灾区时,他说:“看新闻报道涿州的灾情严重,农村地区救援难度大,水流急,普通皮艇难靠近,需要专业的摩托艇进行救援,我就想着自己有摩托艇,当天就过去了,能帮几个就帮几个。”

  8月1日上午10点多,刘凯作为第一波救援人员自发到涿州进行救援,这一救就是3天,救下了多少名群众他自己都记不清了。

  “当我到达救援地点,看到整个受灾地区都是泄洪状态,码头镇被淹,到处是被水冲散的垃圾,村里到处都是呼救声,有100多人被困在桥上、树上。当时没有任何救援队,都是自发前往救援 ,有开装载机的,有骑摩托艇的。” 刘凯告诉记者。

  刘凯开车拉着摩托艇独自前往涿州灾区进行救援,路上的桥梁被水冲断,只能绕路到达受灾严重的码头镇南召村。“房屋全都被水淹了,许多居民被困,见到我开过去,他们站在屋顶招手向我求救。当时救援队都还没到这,我就想着自己先救一部分人,听路边人说里面有一位被困的老奶奶在桌子上站着,当时我就没多想,直接开进村内救人,水都到腰那了,情况紧急,我就背上行动不便的老人,将其转移到安全区域。”刘凯介绍说。

  太多人等待救援,刘凯有心连续起早摸黑救援,但晚上的住宿成了问题。

  “哪有住的地方,都被淹了,当天我就回家了,第二天我觉得我还应该去,就又开着车拉着摩托艇过去了。”刘凯回忆道。

  随后两天里,刘凯带着救生衣,与同为水上爱好者的贾然、骆英杰两位朋友开车拉着各自的摩托艇和皮划艇来到受灾严重的涿州大桥。刘凯说:“印象特别深的是,当时水深一米多,几位被救人员大声询问我见没见到一位孕妇和小孩,让我赶紧去救他们,正赶上泄洪,水流湍急,当时救援还挺困难的,好在最后营救成功安置到了安全处。”

  夜幕降临,周围环境逐渐暗下来。“夜晚一片漆黑,周围被救村民借我们的手电来照明,手电的光在黑夜里显得格外耀眼,也坚定了我们救援的决心。我们本想着先救孩子、妇女和老人,但是在整个救援过程中遇到的灾民实在太多,只能就近看见一个救一个。”刘凯深有感触地说,“摩托艇在这次救援当中出现一些损坏,但能把这些受困的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区,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此外,刘凯还购买了2万元救援物资送到了门头沟区潭柘寺镇平原村村委会。潭柘寺镇受灾非常严重,到处都是冲毁倒塌的房屋、被洪水冲走的汽车,面对这样的灾害,刘凯表示愿意尽自己所能,帮助受灾群众,传递一份温暖。

  朱家坟南区社区党委书记王艳梅

  “作为社区的‘大家长’ 我冲在前面是应该的”

  本报讯(记者 曹言湖)7月29日,北京市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雨情就是命令,面对极端天气,朱家坟南区社区在社区党委书记王艳梅的带领下提前部署防汛工作,连续三天奋战在一线,为确保群众安全时刻准备着,用不顾险阻的冲锋精神,诠释了“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为战胜汛情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凌晨一接到暴雨红色预警的信息,王艳梅就开始谋划着防汛的各项准备工作,物资准备、人员分配、低洼区域路段排查……大大小小的注意事项都被她详细记录在手机微信文件传输助手上。早上7点,她将人员分工发至工作群,8点所有工作人员就全部到岗,准时投入到排查工作之中。

  “之前‘7·21’水就是从这倒灌进来的,这个点位也是这次防汛的重点,咱们的人一定要在这盯住了。”王艳梅一边和工作人员强调注意事项,一边告诉记者。“我们这个社区日常只依靠这个出水口排水,雨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只要水面一上涨,这个出水口也就成了进水口,河水一倒灌,距离居民家也就几百米,非常危险。所以这里每年都是我们防汛的重中之重,需要专人盯守,时刻观察水面情况。”

  7月31日上午,持续的强降雨导致蟒牛河水位不断上涨,河水漫过河堤,倒灌进了三里小区,为了阻止河水不断外溢,王艳梅带领工作人员冒着暴雨,在没过膝盖的水中一趟一趟地搬运提前准备好的防汛沙袋,堵住进口。尽管脸上沾满了泥沙,鞋里灌满了河水,但她一刻没有停止搬运的步伐。

  在搬运沙袋的过程中,从河道中突然冲出一条蛇,王艳梅第一个发现了这一情况,立即想到附近一户居民家中有钓鱼用的网兜,她迅速取回网兜,将水中挣扎的蛇捞出。当记者问起,还惊魂未定的她说:“怎么会不害怕,来不及,我的第一想法是一定要保护好现场的工作人员。”

  暴雨持续不停,来势汹涌的河水不停冲击着堵口的沙袋,雨水不断从缝隙外流,王艳梅便和大家一起用身体的力量压实沙袋,阻止进水。40多分钟后,降雨逐渐减弱,河道水位下降,三里小区的积水顺着河道慢慢排走。“当时根本没觉得沙袋有多沉,只想着赶快把进水口堵上,现在想想一个沙袋至少有二三十斤呢。”暴雨过后王艳梅告诉记者。

  虽然积水退去,但王艳梅没有就此放松,她又拿起大扫帚,开始清扫起先前涌入小区电动车棚内的积水,用手搬走楼门口堆积的防汛沙袋,用盆一下下地舀出楼道内的积水,这场暴雨下了多久,她就在水里泡了多久。

  “男女都一样,都能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社区的‘大家长’,我冲在前面是应该的。”当记者告诉她刚刚搬运沙袋只有她一名女同志时,她目光坚定地告诉记者。

  太平桥街道万泉寺社区党委书记王晶

  防汛时 她坚持每天7点到24点持续巡查

  本报讯(记者 林瑶 通讯员 付华)经过一个通宵的值守,太平桥街道万泉寺社区党委书记王晶又拿起雨伞,穿梭在社区中,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墙体、老树、电线、配电室等逐个摸排,仔细检查各个小区的排水管道、雨污水井,确保排水通畅。

  “万泉寺南里15号楼西侧出现积水,请大家提醒居民注意安全。”来到万泉寺南里15号楼附近,王晶发现这里出现了积水点,她一边带领社区工作人员清理积水路段,一边将信息同步到工作群、社区群中,提醒居民注意安全。王晶知道,只清理了这一次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她找来物业负责人,积极寻找积水原因。由于小区内自来水管道施工尚未完成,预埋管道在瞬时急雨的情况下形成了积水点,找到原因后,王晶便督促物业公司加大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尽量减少积水点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连续几天,王晶每天坚持早上7点到夜里12点持续巡查,有时候甚至忙得都顾不上吃饭。她的行动也感染着身边的人—居民王大爷穿上雨衣,拿起扫把加入了清理积水的队伍当中。“王书记,我负责巡查这几个位置,要是有情况一定第一时间与社区联系,您就不要一次一次地来巡查了,要多多休息,注意身体呀!”看着王晶疲惫的面孔,王大爷心疼地说道。社区上下一心,一遍又一遍地排查安全隐患,发现险情及时处置,在暴雨中一起守护着居民的安全。强降雨结束后,社区干部、网格员和志愿者们又主动投身到雨后清理的工作当中。大家不仅清理道路两侧、小区周边等地的积水,还及时打扫因暴雨打落的树叶、残枝等垃圾,消除了车辆打滑、行人滑倒的隐患,确保最短时间恢复道路畅通,保障居民安全出行。此外,大家对辖区内的垃圾桶展开全面巡查,清理垃圾桶内的积水,检查垃圾分类,避免雨水淤积、蚊虫孳生,防止病毒传播。

  据了解,万泉寺社区是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的多产权老旧小区,历史遗留问题多,居住环境欠佳,群众的反馈意见比较多。2018年王晶担任万泉寺社区党委书记以来,本着以群众为中心的原则不断改进社区服务工作,她的认真负责赢得了越来越多居民的认可。在居民钱奶奶眼中,王晶不仅仅是社区书记,更像是自己的亲人,只要遇上,就会拉住她的手嘘寒问暖。针对社区中的空巢老人、困难居民等人群,王晶总会抽空到他们家中坐一坐,聊聊天,听听他们的心里话,并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身为一名“80后”,王晶如今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这离不开她善于总结学习的工作习惯。当一天工作结束,她就会在脑海里回顾一天的得失,并梳理第二天的工作计划,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让自己成为居民满意的“社区当家人”。

  居民的满意就是王晶工作的动力,她与万泉寺社区的全体工作人员会汲取更多的智慧和力量,脚踏实地,在与群众相处的过程中当好居民的贴心人,放下“架子”,躬下“身子”,用真心换取信任,真正融入到居民当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移动版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运行管理: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防汛
   第04版:防汛
   第05版:社会
   第06版:活力
   第07版:文化
   第08版:健康
“别担心,有我们!”
丰台报防汛03“别担心,有我们!” 2023-08-07 2 2023年08月0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