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活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08月07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园林绿化局 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打造大美丰台
生态进城、生态宜居区、花卉产业蓬勃发展、美丽乡村建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近年来,丰台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高品质生态环境助力“倍增追赶、合作发展”,着力打造大美丰台。

  首个创建“两山”实践基地的非生态涵养区

  作为首都中心城区之一,丰台区以其特殊的区位优势扎实践行“两山”理论。2022年,丰台区成为北京市首个成功创建“两山”实践基地的非生态涵养区,实现了“生态进城”。 

  南苑森林湿地公园 

  打造绿色生态新地标 

  丰草长林,如登春台。站在南苑森林湿地公园36米高的观景平台极目远眺,北京地标建筑尽收眼底,丽泽金融商务区遥相呼应,周围森林密布,满目苍翠,山下水系环绕,各类花草郁郁葱葱;1米多高的芦苇草随风摇曳,成片的银边翠装点河滩,远处林木交相掩映……走进夏日的南苑森林湿地公园,满眼皆绿,城南“绿肺”规模初具、效果初显。南苑森林湿地公园“一轴、两带、两核、六区”,引领南部地区的绿色引擎—“首都南部结构性生态绿肺”的效果不断显现。 

  南苑森林湿地公园于2019年启动建设,规划总面积为17.5平方公里,其中丰台区面积15.6平方公里,是首都一道绿隔城市公园环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计2025年城绿空间框架初步形成。作为首都中心城区最大的湿地公园,其定位为首都南部结构性生态绿肺,享誉世界的千年历史名苑,主要依托南中轴地区整体空间发展架构,深入挖掘南苑历史文化内涵,高水平建设南苑森林湿地公园,带动周边城市重点功能区发展,再现“南囿秋风”历史风貌。2023年底前,南苑森林湿地公园将完成4310亩集中连片开放,同时统筹做好4920亩改造提升工作。届时,坡塘雁影、溪流浅滩、草甸林地,天然野趣的南苑沼泽水淀和“南囿秋风”历史风貌将再度重现。 

  “南苑森林湿地公园规划范围内不仅分散布局休闲商业、足球公园、体育公园、国际会议交流中心等功能组团,部分地区还将作为‘战略留白’,远期预留国家文化功能。”丰台区园林绿化局负责人说。 

  南中轴公园群 

  续写生态文化新传承 

  北起永定门,南至丰台界—南中轴丰台段全长11.5公里,这里将建设成为大国首都功能的新兴承载区、中华文化自信的重要彰显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样板区、首都南部崛起的核心引领区,以及和谐宜居城市建设的示范区。作为北京城传统文化的载体,南中轴在建设定位上着重突出“生态轴”“文化轴”和“未来轴”理念。根据其北接永外“恢弘气势”、南承南苑“千年绿苑”,挖掘南苑历史文化印记,突出森林湿地特色和大南苑复兴的文化内涵,彰显新时代大国首都文化自信。昔日市场林立、棚户交错,如今绿树成荫、花团锦簇。丰台区通过大尺度绿化,在南苑-大红门地区拆除各类低端市场19家,建成东高地公园、久敬庄公园、三营门公园、南垣秋实公园、玉兰香雪公园、红门霞栖公园、福海公园二期、龙河春绯公园、红门佳荫公园、秀林秋彩园等23处公园绿地,为南中轴沿线增绿100万平方米。 

  作为北京城传统文化的载体,南中轴北起木樨园桥,南至大红门桥,南北长3.0千米,提升改造总面积11.09公顷。丰台区园林绿化局负责人介绍,南中轴在定位上着重突出“生态轴”“文化轴”和“未来轴”理念,着力打造历史厚重感的绿美中轴线,北接永外“恢弘气势”、南承南苑“千年绿苑”,绿化景观提升主要以市树、市花、银杏为主,辅以绿篱、草坪,在种植形式上强调皇家文化的庄重、大气、简洁、仪式感,用列植、树阵、林荫等方式,着力打造历史厚重感的绿美中轴线。 

  在现有公园群基础上,着力实施空间整合和生态修复,构建蓝绿交织、景美宜人的城市大型绿色空间,搭建起首都生态格局的“四梁八柱”,突出展现城市发展的绿色引擎,引领城南地区功能和品质全面跃升。 

  丽泽金融商务区生态样板 

  展现首都发展新风貌 

  北京丽泽金融商务区素有“首都第二金融街”美誉,其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理念也极具特色。近年来,丰台园林本着“厚植丽泽金融商务区绿色底蕴,打造丽泽金融商务区生态名片”的工作思路着力推动丽泽城市公园群建设。2023年重点打造了丽泽城市运动休闲公园(二期)10.5公顷,目前已经基本竣工等待开园。丽泽滨水文化公园(二期)25.34公顷,目前已经完成60%,年底前主体竣工。金中都城遗址公园15.02公顷,目前已经进场施工,预计年底主体竣工。金中都城遗址公园位于丽泽金融商务区核心区范围内,规划总面积15.72公顷,按照保存、保护、保用“三保结合”原则及与城市景观相融合理念,构建丰台区核心文化遗产资源,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让文物在百姓文化生活中“活”起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丽泽金融商务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全球新兴金融高地的文化金名片”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实现。

  打造生态宜居区,为民谋福祉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为人民谋绿色福祉 

  2023年2月,丰台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通过国家审考核工作。三年创森终有果,但圆百姓生态梦!丰台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开展以来,深入实施百万亩造林绿化,通过腾退换绿、疏解建绿、留白增绿等举措,新建公园绿地134处,提升公园绿地18处,新增造林面积16000亩,实施公路和河道绿化150余公里。全区森林总面积8500余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7.9%,绿地总面积7700余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47.85%。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为92.2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16平方米。截至目前,丰台已经初步构建起首都城南生态的“四梁八柱”,“一轴、两带、四区、多廊、多园”的绿色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永定河水岸森林廊道、湿地滨水景观汇聚成亲水绿色走廊,构建起百姓走进森林城市的“亲水休闲名片”;久敬庄公园、三营门公园等一批特色鲜明、文化氛围浓厚的精品公园实现百姓家门口的公园梦,成为独具特色的“人文园林名片”;千灵山风景区、北宫国家森林公园等丰茂的森林资源,串联形成西北部浅山区生态绿屏,发展绿色康养产业,成为首都的“森林康养名片”。 

  社会绿化成为新风尚 

  丰台区动员驻区部队、央企开展绿化美化工作,积极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到绿化美化工作当中,进一步推进首都绿化美化创建,统筹创森、创卫等工作,开展花园式单位、花园式社区、绿色村庄、园艺驿站等工作,建设花园式单位10个,花园式社区9个,首都森林城镇1个,首都森林村庄1个,栽植市花月季20余万株,市民植绿、爱绿、护绿意识不断增强。近年来,丰台区广泛开展社会抚育劳动尽责和树木认养活动,广大群众踊跃履行义务植树职责。2022年,丰台区共组织各类义务植树主题活动37次,新植树木1.26万余株,养护树木6.82万株。 

  “互联网+义务植树” 

  成为新路径 

  “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是指运用互联网等技术,为适龄公民履行法定植树义务常年提供各类尽责形式。丰台区首个“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在绿堤郊野公园,占地105公顷,划分造林绿化区、认种认养区、自然保护区、设施修建区、抚育管护区、志愿服务区等六大主题尽责区,为全民义务植树提供八类尽责形式,提供全民参与平台。截至目前,全区210余家单位通过“互联网+”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据了解,下一步,丰台区将积极发挥“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的宣传作用,引领广大市民群众通过多种形式履行植树义务,全民义务植树“法制化、规范化、多样化、常态化”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打造花卉产业生态圈,“绿水青山”画卷跃然纸上

  花卉产业蓬勃发展 

  丰台区已有800余年养花种花历史,以花为媒,向市民传播花的文化、花的生活。2021年,丰台区承担北京市科技项目,建成北京市花卉数字平台,也是全国首个专业线上交易市场,依托智能化大数据、以花卉交易数据为核心,打造了“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三链融合的可持续发展复合花卉生态圈,致力于提供标准化产品、数字化管理、情景式体验、一站式购物等一体的全产业链服务。作为丰台生态产品的典型代表,北京花乡花木集团成立于1982年,现已发展成为一家具备生态园林与花卉园艺两条完整产业链融合发展的综合性集团公司,年利税超千万元,现已发展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全国花文化示范基地和首都绿化行业的优秀供应商及运营商。 

  彰显花卉文化 

  推动地理标志与特色产业发展 

  6月28日,“2023北京荷花文化节”在莲花池公园开幕。此次文化节首次推出“主题花”和荷花云花展,本届主题花—“粉舞妃”是由莲花池公园培育的自主知识产权品种。近年来,按照“有文化、有情怀”的工作思路,莲花池公园致力于荷花培育,园内荷花品种300余种,自主知识产权荷花品种19种,睡莲品种60余种,还有10余种其他水生植物,如水生美人蕉、旱伞草、水葱、菖蒲等。目前,丰台区共有花卉品种900余种,自主知识产权品种40种。此外,丰台区高度重视花果种业振兴工作,同时着力推动区域地理标志与特色产业发展,全区共有丰台芍药、草桥菊花、花乡茉莉、花乡牡丹、花乡月季、长辛店白枣6个国家地理标识。长辛店白枣所在的北宫镇中华名枣园内,还有冬枣、尖枣、郎家园枣、葫芦枣等百余个品种,有望成为枣领域的基因“芯片”库。 

  美丽乡村和林果经济蓄势待发 

  鱼在湖里游、蝉在树上鸣、鸟在林下飞……这里绿树成荫、绿草如席。7月19日,距离北京中心城区最近的一处露营公园—王佐镇佃起露营公园正式开门迎客。在这个占地280亩的公园,既可以露营休闲,还可以欣赏惊艳京西的1.3万余平方米佃起巨幅稻田画。 

  由“丰宜福台、美丽王佐”八个大字和佃起村村徽、粮仓组成的巨幅稻田画,是丰台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占地1000亩,春夏季赏花海,鲜花烂漫;秋季可观赏稻田画,稻米飘香,既可下水拾趣,品河间野味,园区还提供了菜地租赁服务……“绿水青山”画卷跃然纸上!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丰台已经成为生动实践!北宫踏青节、彩叶节,王佐镇怪村油菜花节、向日葵文化节,长辛店大枣评级大赛,莲花池荷花节、水仙艺术雕刻展、草桥年宵花组合盆栽展、花卉大观园菊花擂台赛、周末百姓大舞台、摄影比赛等各类生态文化活动57项,活动1756场次,参与市民达数百万人。 

  链接未来

  建设美丽宜居新丰台

  据了解,丰台区树立了“首都绿色客厅、京南锦绣花城”的园林绿化发展新目标。下一步,丰台区将以“绿城九法”为路径,努力完善区域绿色空间格局,提升生态服务效能,彰显绿色文化内涵,努力建成“森林绕城、绿道连城、碧水穿城、湿地润城、公园遍城、农田留城、花果香城、生物汇城、景观靓城”的美丽宜居新丰台。 

  到2025年,全区森林覆盖率将达到28.4%,城市绿化覆盖率将达到48.0%。 

  推动凉水河亲水活力绿道、花乡文化艺术绿道、永定河滨水风景绿道(南段)、北宫山地越野绿道、王佐乡村田园绿道、环四环绿道(既有项目)六条绿道的建设工作。到2026年,新建市、区级绿道总长度达到166公里,绿道系统网络骨架基本形成。 

  将推进西山永定河生态文化带建设。根据《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保护发展规划》,丰台区涉及项目有莲花池公园改造提升、“留白增绿”绿化专项建设、平原造林绿化建设、丰台区绿道建设、北天堂公园、城市休闲公园建设(10个)、万芳亭公园改造提升、长辛店二七公园“红色文化主题”等8个建设项目。通过深度挖掘现有资源,依托“一轴、一芯、两带”空间格局,加快推进12个公园发展集群建设,完善自然公园、生态公园和城市公园三大憩游体系。 

  将继续完成国家森林城市创建。通过织补区域生态网络,厚植城市生态文化底蕴,以“绿城九法”为路径,在服务全区未来功能区建设上蓄力,围绕城市绿地、林地养护、林下经济、花卉产业、碳汇能力提升等方面不断提升生态惠民能力。 

  下一步,丰台区将继续围绕绿道建设、留白增绿、新建城市绿地、全龄友好型公园、改造提升郊野公园等开展相关任务,着力打造高质量花卉产业,实现跨界融合发展。 

  ■ 文/通讯员 王完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移动版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运行管理: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防汛
   第04版:防汛
   第05版:社会
   第06版:活力
   第07版:文化
   第08版:健康
园林绿化局 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打造大美丰台
丰台报活力06园林绿化局 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打造大美丰台 2023-08-07 2 2023年08月0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