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幽远风虽已去,淡淡文脉却还长。纵使世事多变迁,花魂依旧恋花乡。——题记
月下,站在花乡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听着风,闻着香,依稀仿佛能听到花神们的窃窃私语:“芍药呈艳,金橘垂黄,满座芬芳,扑鼻花香,三春艳冶,尽在一堂……”那是前世的花乡,那是让世世代代花乡人怀恋的花乡。
“芍药坡前卖酒家,曾携车骑醉春华。谁知老向空山里,犹梦丰台十里花。”曾经,在丰台花乡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家家植花田,人人挑花担,芍药、牡丹、梅兰菊荷,一垄垄一片片,接畛连畦,灿如锦缎。那时候的丰台人,世世代代以卖花种花为业,整个北京城上至皇亲国戚,下到黎民百姓,所需鲜花无不是由他们供应。每天早晨,成百上千的卖花人挑着花担子涌入城中,散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叫卖。如今,我们虽不能再看到那成亩成亩的花田,在丰台花乡的这块土地上,花还在,花香还在,花魂还在!花乡,依旧像一座没有围墙的大花园,园子里的鲜花四季芬芳、常开不败。
一只蝴蝶对另一只蝴蝶说:来吧,这里有娇美的花颜、醉人的花香。另一只蝴蝶又把这个消息传递给了更多的蝴蝶,于是成千上万只蝴蝶飞入花乡……
蝴蝶在翩跹。多美啊,一个一个的花卉市场,铺天盖地的绿叶,铺天盖地的花朵,白的、红的、粉的、蓝的,赤橙黄绿青蓝紫,姹紫嫣红,娇艳欲滴。香从四面八方涌来,沁入鼻翼沁入心里,沁入人的骨髓里,花香在四处流溢。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无数个花市散落在花乡星罗棋布的高楼大厦间,让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浸满了花香。
看,花乡的芍药,那可是丰台的名花:“丰宜门外野草花,丰台芍药甲天下。”曾经有无数达官贵人骑行到这里欣赏那些灿如云霞、美若天仙的芍药花。清初著名学者王士祯到丰台观赏芍药时曾写诗赞道:“雨雨风风态自殊,花花叶叶不曾孤。更添练鹊和蝉蝶,便是徐熙六幅图。”宋朝大文学家苏轼也有赞美芍药的诗句:“杂花狼藉占春余,芍药开时扫地无。”芍药,一种花朵硕大、色彩艳丽,和牡丹一样雍容华贵的花,形状特性像极了花中之王牡丹,然而同牡丹的雍容华贵相比,芍药又多了几分绰约娇美和含蓄谦逊。她开在百花凋零的夏季,开在牡丹凋落之后,就像一个古典婉约的东方美女,谦虚低调不张扬,如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描述:“凡卉与时谢,妍华丽兹晨。欹红醉浓露,窈窕留余春。”因此更得到中国人的喜欢。曾经,在花乡,是满街满田的芍药。“家家有芍药,不妨至温柔。温柔一同女,红笑笑不休。月娥双双下,楚艳枝枝浮。”那是花乡五月的花神,那是花乡的花魂。
再看世界花卉大观园,那里有不可数计的奇花异草,它们来自热带、来自寒带、来自高山、来自平原,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性质、不同气候、不同种类的花,如今都在花的故乡健康茁壮地成长了起来,并且开出美丽的花朵。或许在世界花卉大观园,没有你找不到的植物花卉。冬有梅花夏有荷,春有玉兰秋有菊,一年四季花开不败。这不,春姑娘刚刚露头,公园里那些随处可见的白玉兰已经开始绽放。那些从容开在枝头的白玉兰,有着玉一般的质感。像一位位纯洁无瑕不食人间烟火的花仙子,袅袅娜娜,亭亭玉立,超凡脱俗。从每一朵花里散发出的馥郁清香,能让你在这袭人的香气里沉沉睡去。“素面粉黛浓,玉盏擎碧空。何须琼浆液,醉倒赏花翁。”
那是什么?从高高的温室顶部垂下,长长的枝条挽着绿油油的一个个小叶子,在这硕大的空间涤荡开来,像一小块晶莹碧绿的绿瀑布,一个个红红的灯笼似的花朵点缀其间,如此调皮、如此另类、如此吸引眼球!哦,它是灯笼花,多美啊;那植于园中一角的是什么花呢?花朵是如此的艳丽,开得热烈自由奔放,像豆蔻少女拥抱着生命的春天,用火一般的情怀、诗一样的韵律,吟诵着她生命的辉煌,纵情地绽放。那是一种极致的美,那是一种青春的放纵,放纵到要把生命燃烧,要把世界吞噬掉;她是谁,如此灿然,如此霸道?哦,是琴叶珊瑚。琴叶珊瑚,多么诗意的名字,叶像提琴花像珊瑚。蝴蝶啊,为了她,翩跹起舞吧!
还有还有,太多太多的花花草草,西番莲、跳舞草、龙船花、岁岁红……一个个多么奇特的名字,蝴蝶你听过吗?你看过吗?又一簇火红跳入眼帘,那一片长圆筒形开得火红火红的花,一朵一朵开在密密麻麻细长如针的枝叶丛中,花和叶和茎都是直而纤细的长条形,且都朝一个方向井然有序地伸展,远远看上去就像画家笔下经过精心布局、夸张设计出的一幅画。零星开着的花像美丽动人的烟火,簇拥在一起的则像一串串挂着的爆竹,或稀或密或散或聚,都极有韵致。花的红是那种震撼人心的红,能让看的人热血沸腾、心跳加速。蝴蝶在翩跹,多美啊,炮仗花。
花乡有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翩跹的蝴蝶,飞到园博湖吧。园博湖多美啊,那是自然和人工完美结合出来的美丽湖泊,美丽到无以复加、美丽到无可挑剔。如果你不走近它,你不可能知道,在北京城内,竟然有一处如野湖湿地般的自然景观。那是一条绵延数十公里的长长湖泊,湖内,荷花片片,水草连连;湖边是一条蜿蜒无尽的小路,路的两边栽植着密密的毛柳,毛柳长得茂盛水灵,如南方纤巧俊秀的修竹。湖两边是人工做成的堤岸,堤很高,坡很宽,从岸边到堤顶,中间隔着几百米宽的斜坡,坡上种满了鲜花,桃花、菊花、向日葵,满坡的鲜花,一直蔓延到堤坝的顶部。一年四季,有三季是鲜花盛开的。站在堤上或河边,那些坡上的花都能尽收眼底,金灿灿的黄,火辣辣的红,让人悸动的粉……每一种颜色都让人惊心动魄。河堤上的路不宽,刚好能容下两个人并肩而行,似乎是专为情侣设计的路,路两边,种满开着紫花的马鞭草,鲜花盛开的季节,绵延出一条充满浪漫色彩的紫色花径,夏天的傍晚和心爱的人走在花径上,如同走在法国普罗旺斯的薰衣草庄园里,香风徐徐,荷香阵阵,你就会像蝴蝶一样陶醉了。
盛夏的荷花是园博湖上最震撼人的景观,那绵延数十里的荷花啊,无论在晴时雨时,阳光下月光里,都是如此的动人心魄!我曾看过杭州西湖的荷花,一小簇一小簇,不成气候,似乎太少了;我也曾看过洪泽湖湿地的万亩荷花,层层叠叠挨挨挤挤的,又似乎太多太野了。而园博湖的荷花呢?园博湖的荷花是园艺家们利用原本自然条件稍稍做了些恰到好处的修整后形成的。高低仰俯、疏密聚散之间,是那样的恰到好处,每一处都像是自然天成,又像是匠人手下得意的作品,每一处都与众不同、每一处都独具匠心。
丽日晴空下,撑一把小伞,站在湖岸边眺望,满湖的荷花水草从这岸逶迤到那岸,湖面如此绵长开阔。风从远方吹过来,荷塘中洇洇的水气从湖中泛起,突然就有了股凉意,清凉凉的沁人心脾,让人灵魂安稳、身心妥贴。灵魂随着荷香波动,身心便在水、花、柳和谐相依的幽香里舒适了、干净了。
雨中的荷塘是别有一番韵味的,穿一身蓑衣,持一条长杆,稳坐于荷塘前。在斜斜的如织的细雨中,漫天漫地的潮湿里,听雨打荷叶的声音,看晶莹莹的水珠儿在荷叶上轻盈地舞动,画里画外,都干净着、澄澈着、平和着。在这心神俱宁的安然与满足里,看荷听雨,畅饮一湖菡萏的甘露,悠然垂钓,那是一种怎样闲适雅致的神仙生活啊。
“月都花常艳,花乡月更明。”月下的园博湖更美。《荷塘月色》,那是朱自清先生留下的千古名篇,可我敢说,园博湖的荷塘月色要比朱自清笔下的荷塘美得多。有月的夜晚,立于园博湖畔,不管是满月还是半月,都是别有一番韵味的。月光洒在湖面上,洒在满湖的荷叶荷花的身上,呈现出斑斑驳驳的倩影。有风过时,月亮的倒影就在水中涤荡,与袅袅娜娜的荷花对舞着,如琴瑟般优美和谐。高高低低参差有致的荷叶婆娑着身姿,用月光涤洗着自己娇绿圆润的身子,那婀娜优雅的姿势,让人的心禁不住颤动。偶尔几声蛙鸣,远远近近,划破月色、划破夜空,愈显出了月夜的静。月上不时掠过几朵淡云,变幻着形态,悄悄地飞过来,又悄悄地飞过去,像是在和谁捉迷藏……远处的湖面一片黛色,隐隐约约的,若明若暗,岸上的毛柳慵懒地舒展着身子,摇摇摆摆,似乎在给水中的香荷唱着催眠曲。云淡,风轻,荷酣,月明,柳舒适,蛙惬意。淡淡荷香,幽幽风致,花依水,水恋花,花影交错,月影重叠,荡荡叠叠,宛若仙界。“万柳堂前数亩池,平舒云锦盖涟漪。谁知咫尺京城外,便有无穷万里思。”
蝴蝶舞翩跹。花乡,花的故乡,多美妙的地方啊,置身花海的人都是幸福的,更何况有可以和牡丹媲美的芍药,有周敦颐笔下极尽赞美的花之君子。“花”这个字眼已经深深烙在花乡每一寸土地上,已经烙在每个花乡人的心里。无论世事怎样变迁,如何沧海变成桑田,花魂都会永远住在花乡人的心里面!
幽幽远风虽已去,淡淡文脉却还长。纵使世事多变迁,花魂依旧恋花乡。
■ 来源:丰台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文/华双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