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丰台区基础教育“强基工程”总体目标明确指出,“培养一支名师引领、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干部教师队伍”“每所学校都有领军型教师”。为进一步落实基础教育“强基工程”,讲好丰台教育故事,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丰台区的优秀教师队伍,特推出“强基工程 身边的优秀教师”专题。通过对全区教育系统2023年获评北京市中小学正高级教师的27名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的典型事迹进行集中宣传,充分展示丰台区教育战线的精神风貌,助力区域教育社会影响力和公众认可度的提升。
—付绘—
199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英语教研员,从教32年。在北京十中执教的16年里,7次承担初三、高三教学任务,担任英语教研组长10年,教学成果突出。2004年被评为北京市骨干教师,并被评为全国中小学优秀外语教师。在从事教研工作的17年间,11年担任中学英语学科组长。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师德先进个人、丰台区创新标兵、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成绩突出个人、北京市学科带头人,荣获全国中小学优秀外语教师园丁奖。
—教育感悟—
付绘热爱教育事业,扎根丰台教育,敬业奉献,执着创新。她坚信进德修业、立己达人。从教32年来,她在教学研究和自我反思中不断超越自己,将自己锤炼成一名有深度的丰台教育人。
在常态的教学研究中
提升教研员专业素养
教研员工作的本质是教学研究。她坚信,教研员和教师要成为研究和学习的共同体,在教学研究过程中要教学相长。教学研究,追求科学性和学术性,因此,在多年的教研工作中,她要求自己首先做到理论指导实践,确保教学研究理论基础扎实,经得起推敲。她创新教研模式,做到学年中12次教研活动内容随研究问题逻辑化、系列化、渐进化;她坚持教研过程依据研究问题有设计、有层次、有测评、有数据;她做到教研方式以教师为中心,关注教师的已有经验,关注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关注教师的认知变化、行为改变和学习生成。
在教与学的问题解决中
构建区域研究共同体
基于教学实际问题运用课题研究的方式开展科研工作,她将研究过程与研修过程同步,先后主持完成了6项课题研究。她先后提出“词汇学习策略集中式培训和融入式培训”“语篇分析与语篇衔接、连贯能力培养途径”“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英语单元读写教学改进策略”“教师评价素养提升的实践途径”和“基于大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实施途径”等系列区域问题解决方案。她致力于在研究中解决教学痼疾、构建教研共同体、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
探索教师成长规律
助力不同发展阶段教师成长
教研员必须是教师的同行者和引路人,要发挥“为人梯,扶人进,成人事”的重要作用,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他者”,真正做到专学术、睦同伴、启心灵。在教研工作中,她以教师为本,深刻反思学科育人的途径,引领区域英语学科建设,创新教研模式,为有效促进丰台区英语学科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以及英语教师可持续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近年来,她指导近40人次荣获国家级教学大赛和北京市教学设计、案例评比一、二等奖;90人次在全国性教材培训、学术会议、国培项目、教师继续教育网课程中进行展示。作为市级学科带头人,2017年暑假开始,她每年参加乡村公益扶贫支教活动,前往落后地区传播教学经验,发挥辐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