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美丽北京大家谈在丰台举行
本报讯(通讯员 王子薇 色珍 吕晓飞)千灵山森林覆盖率由1999年的5%增加到目前的95%、累计记录动植物超1000种……9月23日,首届美丽北京大家谈活动在丰台区隆重举行。作为活动举办地,近年来,丰台区全面开展“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擦亮超大规模城市生态底色。一项项案例、一个个数据为丰台生态文明成就赢得“全场好评”,也逐渐探索出丰台区绿色高质量发展模式和创新路径。
积极响应美丽北京建设倡议
将打造“美丽、低碳、宜居、生态、绿色”丰台
首届美丽北京大家谈活动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建设美丽北京”为主题,邀请相关政府部门负责同志、专家、行业代表等300余人,从不同领域、不同视角为首都推进美丽北京建设出谋划策。
首届“美丽北京大家谈”活动在丰台千灵山下、青龙湖畔举办,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丰台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成效。丰台区作为首都中心城区之一,全面绘制“中轴永定承古韵,蓝脉绿廊绕今城”的美丽丰台新画卷,是全市首个成功创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的非生态涵养区。
活动发布了《美丽北京建设倡议》,丰台区积极响应,郑重发布宣言:坚定信念,绘就美丽丰台;创新发展,推动低碳丰台;攻坚不息,打造宜居丰台;和谐共生,建设生态丰台;全民行动,营造绿色丰台。
据了解,丰台区将以首届美丽北京大家谈的召开为契机,推动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生融合”为目标,以天清地清、山清水清、人清政清“六清”理念为导向,以森林绕城、绿道连城、碧水穿城、湿地润城、公园遍城、农田留城、花果香城、生物汇城、景观靓城“绿城九法”为路径,坚持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齐头并进,坚持生态颜值和发展价值互融共促,坚持生态治理和群众满意掌声同在,坚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坚决扛起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政治责任,为首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丰台力量。
生态环境质量EI指数连续七年提升
累计记录动植物超1000种
完成4万多户居民“煤改电”工程、区域PM2.5浓度改善68%、累计记录到动植物超1000种……记者了解到,十年来丰台注重把系统观念贯穿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在生态环保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
在污染防治领域,丰台区大力推动工程减排。完成7条黑臭水体和74条小微水体治理,基本实现长制久清。全区生态环境质量EI指数连续七年稳步提升,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累计记录到动植物超1000种,“鸟中熊猫”震旦鸦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棉凫等纷纷安家丰台,狗獾在城六区首次被记录,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多样性不断丰富。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丰台区绿色空间大幅扩容。据了解,千灵山森林覆盖率由1999年的5%增加到目前的95%,南中轴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南苑森林湿地公园1493亩集中连片开放,“南囿秋风”历史风貌重现。同时还形成了王佐镇矿山生态修复带动“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园博园带动河西地区绿色崛起、北宫镇酸枣变“金”枣实现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等一大批“两山”转化典型案例。
签订战略协议,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丰台为绿色高质量发展路径谋求顶层设计
“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生物多样性”“绿色低碳”“科技支撑绿色发展”等词语,成为了本次论坛的热议词,也反映了绿色发展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
活动特别开设“丰台区绿色高质量发展模式和创新路径”分会场,邀请专家为丰台绿色高质量发展“把脉”。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周伟奇,就基于“山水林田湖草”的城市生物多样性调查作主旨发言,详细介绍了丰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他建议,继续以丰台区的生物多样性调查为基础,立足自然资源禀赋优势,拓宽研究方向,以“联通生态廊道”为重点,推动丰台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进一步提升。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院长王兆华,就“双碳”目标背景下产业发展研究作主旨发言。他指出,作为首都中心城区,丰台区要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
丰台区还借助智库力量为绿色发展谋求顶层设计。活动中,丰台区政府与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签订战略协议,双方将共同携手、共谋发展,在美丽丰台建设路径谋划、重大规划编制实施研究、生态文明首都样板创建、生态产业政策创新实践、生态环境工程咨询合作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作出新的贡献。
会上北京土人城市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六院吴晓丹院长代表“点靓凉水河”规划设计团队对外推介了项目规划,与会领导共同“点亮”灯柱,全面启动“点靓凉水河”建设。据了解,凉水河11公里河段将打造“一廊、五区、多景”的整体空间格局,集中解决水生态、滨水慢行和文化特色三大核心问题,将形成“沿河奔跑、活力水街”的开放性城水界面。
“花开盛世、丰宜福台”。丰台区将一如既往地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不断增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紧迫感,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生态产品,绘制一幅天更蓝、水更清、万物更加生机盎然的美丽丰台新画卷。
打造中心城区“两山”样板 美丽丰台妙笔生花
新时代十年,丰台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认真落实市委“妙笔生花看丰台”指示要求,依托自身良好的生态文化资源禀赋和产业集聚优势,全面开展“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实现了“生态进城”。
蓝脉绿廊绕今城
丰台区厚植生态优势,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擦亮超大规模城市生态底色,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全局性、历史性、突破性好转。我们大力推动工程减排,用不到2年的时间攻克了计划5年才能完成的4万多户居民“煤改电”工程,全区基本实现无煤化、基本消除煤烟型污染。区域PM2.5浓度改善68%,为中心城区改善幅度最大;重污染天数下降93%,二氧化硫浓度长期保持个位数水平。完成7条黑臭水体和74条小微水体治理,基本实现长制久清,国市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全部达标,断流25年的永定河在2020年实现全线通水。全区生态环境质量EI指数连续7年稳步提升,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累计记录到动植物超1000种,“鸟中熊猫”震旦鸦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棉凫等纷纷安家丰台,狗獾在城六区首次被记录,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多样性不断丰富。
如画山水入眼来
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绿色空间大幅扩容。实施矿山修复工程,千灵山森林覆盖率由1999年的5%增加到目前的95%,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面积达到70.35公顷。南中轴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南苑森林湿地公园1493亩集中连片开放,“南囿秋风”历史风貌重现。全区森林总面积提升至8520.86公顷,绿地总面积7744.4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7.89%,“一轴一廊一屏障,百路百园百社区”的森林城市初见成效。以花之名打造草桥-花卉大观园区域活力中心,补植乡土树种、花果乔木,打造近自然植物群落,构筑“花满丰台、瓜果飘香”的田园城区、“人怡鸟乐、生机盎然”的生物乐园、“林海绵延、五彩斑斓”的山林景观。打造了园博园“败景”变风景、酸枣变“金”枣等一大批“两山”转化典型案例。书写了“仰首蓝天白云,举目绿水青山,脚下水清岸绿,耳畔鸟语花香”的新时代城市篇章。
点绿成金创新篇
对标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两区”建设、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新需求、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等“五子”联动,近3年积极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高污染高耗能企业138家,完成城乡建设用地减量任务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减少9.6万人。大红门地区彻底告别服装商贸业态,1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国高新企业率先落地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区域实现“华丽转身”。严格落实碳排放强度和总量双控要求,碳排放总量和万元生产总值碳排放强度整体逐年降低。积极推进“国内首个园林式金融商务区”丽泽金融商务区碳中和试点示范,集聚1044家示范引领企业,今年1-5月,累计税收42.71亿元。
携“生态进城”之荣光,丰台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生融合”为目标,以天清地清、山清水清、人清政清“六清”理念为导向,以森林绕城、绿道连城、碧水穿城、湿地润城、公园遍城、农田留城、花果香城、生物汇城、景观靓城“绿城九法”为路径,奋力谱写现代化首都中心城区新篇章,示范引领北京市城六区由“生态进城”向“生态之城”迈进。
美丽丰台大家谈
专家谈
谈对丰台生态环境建设意见建议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生态保护修复规划研究所副所长 许开鹏
对于未来丰台区生态环境建设建议:从宏观层面上要进一步落实北京市生态环境大会要求,制定美丽丰台的顶层设计。在中观层面上要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进一步开展生态保护建设;进一步推进绿色发展;进一步开展节能减排,达到双碳目标;进一步持续推进整个生态文化的建设;推进生态制度的建设。这就像生态的四梁八柱,有了这六个维度,生态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就能够更加巩固。在微观层面上要美美与共,进一步推进美丽乡村、美丽园区、美丽家庭、美丽田园方面的建设,让美丽北京、美丽丰台的细胞工程能够更加丰富。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院长 王兆华
近年来丰台区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整体的环境有了非常大的改善,天更蓝了,水更绿了。未来,我希望丰台区能够进一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方面创新性的举措。特别是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布局方面进一步推进。充分发挥丰台区独特的、特色的可再生能源加大利用,从供应和消费上共同推进,使未来的天更蓝,水更绿。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周伟奇
最近我在丰台做了一些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调查,发现近些年丰台越来越绿了,而且这种绿的是越来越活了,能看到更多的昆虫、小型动物。我们发现丰台区的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现有800多种植物。以对于生态环境质量有非常好指示性的迭代物种为例,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了28种蝶类,与北京市在之前的调查中发现的近30种非常接近。也从一个角度说明了丰台区的生态建设颇有成效,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改善。
我们发现了更多的物种,甚至包括一些新的记录种,这就说明了生物多样性的调查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开展的工作。只有通过全面的生物多样性调查,才能更好地知道生物多样性的家底,进而发现我们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问题和盲区,为美丽丰台建设提供更好的科学支撑。
一把手谈
谈丰台宣言具体工作落实
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 朱晓昕
丰台区生态环境局将牢牢把握丰台“倍增追赶、合作发展”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增强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政治自觉和时代担当,弘扬丰台“五气”连枝的精神内核,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高标准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探索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绿色高质量发展模式,推动区域生态颜值和发展价值互融共促,为丰台争当美丽北京建设的排头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区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赵长河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区水务局将按照市区“一年基本恢复、三年全面提升、长远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加快补齐水务短板、夯实水务基础;深化河长制工作落地,让丰台的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全力打造水清岸绿、环境清洁的美好家园;加大滨水空间开放,让老百姓尽享优美河湖的水生态美景;拓宽护水管水治水思路,加快丰台区绿水青山建设步伐,为“倍增追赶、合作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区园林绿化局党组书记、局长 刘立宏
作为美丽北京的建设者之一,丰台区园林绿化局认真践行“两山”理论。目前,南森公园已实现4310亩林地集中连片,并已启动林地4920亩提升,年内万亩湿地将呈现在大家面前;启动了金中都城遗址公园建设,建成了丽泽城市运动休闲公园一、二期,滨水一期近千亩公园绿化景观;推进了“金角银边”“三道工程”绿化建设,特别是“绿道”建设已实现165公里,到2025年将在我区实现不少于300公里的绿道,形成“一轴、一带、两廊、十环”的绿道网络,让百姓完美融合到“城”与“景”中。
区城管委党组书记、主任 纪亚辉
丰台宣言令人振奋,为美丽丰台建设提供了方向,丰台城市管理工作紧紧围绕“未来风光看丰台”“妙笔生花看丰台”总体要求,以“五气”连枝为精神内核,积极探索城市管理创新发展机制,持续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深入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推动重点地区环境整治,通过拆违、治乱、整院、清道、见景,实现城市环境与安全的全面提升,推动城乡环境建设管理和城市精细化治理高质量发展,助力丰台“倍增追赶、合作发展”。
区环卫中心党组书记、主任 杨桂红
丰台区环卫中心始终秉持“永远站在城市建设最前线”理念,常态化实施“党组成员包联系单位、支部委员包片区、党员干部包点位”机制。尽最大化以低碳、绿色、环保的方式开展各项环境卫生保障作业,助力我区“七创”工作稳步推进,用实际行动推动美丽丰台建设。区环卫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将持续以天清地清、山清水清和人清政清的“六清”为理念,努力让绿水青山蓝天成为首都的亮丽底色。
大家谈
谈身边生态环境变化
区园林绿化局高级工程师 赵京芬
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我们一共做了三次生物多样性调查。第一次普查到的种类是100多种;第二次是在2004年到2005年的时候,普查到了300多种昆虫类;最近一次普查,我们普查到了600多种将近700种。生物多样性大幅度增加,也就是说我们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越来越和谐。
南苑街道京良悦谷社区党委书记 梁耿
美丽北京,一天更比一天好。感受最深的是,北京的天空这些年是越变越美。近年来,当蓝天频频出现时,朋友圈的“北京蓝”晒得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五彩缤纷的晚霞。作为南苑居民,随着南苑森林湿地公园的建设,看到的更多是蓝天下的青山绿水、姹紫嫣红,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原和义木材厂退休职工 李建新
和义地区绿化多了,空气质量也好了,抬头是蓝天白云,低头是青草红花,眺望是绿树成荫,闭眼是鸟语花香。政府重视环保建设,老百姓是最直接的受益者,看看这满眼的绿色,听听这满耳的鸟鸣,心里那叫一个舒坦。
北京市第十八中学绿荫环保社指导教师 汪涛
丰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空气质量显著提高,绿化面积不断加大。街心公园多了,道路两旁社区绿化面积大了,生态修复工程也在不断推进,使得丰台的绿化覆盖率得到了明显提高,居民更能感受到城市的自然美,幸福感十足。丰台通过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河道治理,使得水源更加清洁、安全,河道更加清澈见底。
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初三学生 金子涵
丰台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我发现现在道路周围的绿化做得更加完善了。干净的街道,清新的空气,一切都让我享受其中。学校组织同学们了解“创城”“创卫”,并带大家通过力所能及的劳动保护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我更加懂得了爱护丰台、爱护生态,用自己的力量贡献其中。相信我们美丽丰台的生态环境一定会越来越好。
怡海集团党总支书记、物业副总经理 宋娟
2010年我去国外出差的时候觉得国外的天特别蓝,很羡慕,但是现在我不再羡慕,因为在家门口我们就有自己的蓝天。怡海花园从过去基本上很少见到鸟类,到现在怡海小学的社区观鸟团队已经记录了怡海小区里的53种鸟类,正是因为生态环境好了,不管是人类还是生物都会发展得更好。
丰台一小六年级学生 谭诚
这里是天蓝、地绿、山青、水净的丰台。生活在这里,我常常觉得自己无比幸福。周末,我喜欢和爸爸妈妈去家附近的公园:北宫、园博园、晓月湖、宛平湖、千灵山、南苑森林湿地公园……这些属于丰台人的后花园,有白鹭、雅雀、鹰、黄鼠狼等各种鸟类和动物,这分明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身为丰台人,我们要做好丰台生态环境的见证者和传播者,为建设自己美丽的家园共同努力。
丰台区环卫中心宛平环卫所干路班长 戈志敏
十多年前我从内蒙古刚到丰台,那时春天的风沙很大,冬天的雾霾让天空也是灰蒙蒙的,有时呼吸起来都会感觉到不舒服。后来,经过蓝天保卫战、防沙造林、节能减排一系列措施,雾霾减轻了很多,风沙也缓解了许多。
北京中环丰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穆彬
丰台在地下水治理方面,做到了水精细化管理,这是过去不可想象的。因为过去地下水看不见、摸不着、管不住,现在我们通过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就要做到看得见、摸得着、管得住,让老百姓用上放心的水。地下水是我们重要的战略水源,所以管好地下水对粮食安全、农作物的安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未来,我们将让丰台的地下水污染防治成为一个模板,把丰台的模式推向更多区域,使美丽丰台变成美丽北京、美丽京津冀、美丽全国。
值得买科技董事长 隋国栋
值得买科技始终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观,正在助力丰台河西地区数字文旅产业发展,打造宜居新生态。未来,值得买科技将继续以科技和创新为驱动,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引领绿色消费的风向标,为建设美丽丰台贡献力量。
北京花乡花木集团董事长 林巧玲
丰台区在谋划花园城市的建设,也推出了“金角银边”建设,这些都是丰台在生态文明建设当中所作的努力、贡献和尝试。我也看到丰台的天更蓝了,水更绿了,老百姓的生活环境更好了。我想丰台未来应该还会在美丽北京建设当中贡献出更多的力量。
泛华集团战略发展部 辛颖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及丰台园区加强周边环境建设,治理河道、拓宽道路、增加绿化、提升园区的留白空间等,为企业员工及附近居民提供了休闲小憩的空间,生活空间与工作氛围相得益彰,已然成为宜业宜居的典范。优美舒适的工作环境也成为企业吸引员工、留住员工的优势之一。我们将与丰台区一起,为生态美丽的丰台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