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王旭坤)“这组垃圾分类桶站设置上还有哪些问题?”在太平桥街道万泉寺东社区垃圾桶站前,工作人员正在相互问答。近期,太平桥街道组织开展了多场垃圾分类“互问互答”“互学互鉴”“互查互测”活动,以“绣花功夫”不断提升地区生活垃圾分类水平。
太平桥街道以金泰mini小区为中心,将周边几个邻近小区的物业人员等垃圾分类负责人召集在一起互问互答。丽湾小区物业人员首先发问:“示范小区‘五有四好’标准中有明确的责任人,在哪里体现?”(“五有”为有明确的管理责任人、规范的投放点、清晰的垃圾流向、良好的分类氛围、便捷的可回收物和大件及装修垃圾交投渠道,“四好”为投放环境好、日常管理好、组织发动好、分类效果好)。邻近的小区万泉寺北路12号院的物业经理答:“体现在小区和桶站公示牌上,需写上小区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姓名、电话,我们小区写的是我。”三路居社区工作者补充道:“每个投放点的巡查记录上也有明确的管理责任人。”现场人员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
经过多次“互问互答”“互学互鉴”“互查互测”,太平桥街道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规范化、精准化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