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警情呈上升趋势,涉及到刷单返利、虚假贷款、投资理财、冒充公检法等多种类型,为了充分了解电信诈骗,有效提高我们的反诈意识,保护财产安全。我们来了解下究竟什么是电信诈骗,电信诈骗有哪些手段,我们又该如何防范呢?
什么是电信诈骗?
电信网络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电信诈骗的方式有哪些?
冒充熟人诈骗。嫌疑人通过拨打事主电话冒充其外地熟人朋友或关系单位熟人,谎称来出差办事,以出车祸、嫖娼或赌博被抓、家人住院等理由,要求事主通过银行汇款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
中奖信息诈骗。嫌疑人利用事主投机致富的侥幸心理,借助网络、短信、电话、刮刮卡、信件等媒介为平台发送虚假中奖信息,继而以收取手续费、保证金、邮资、税费为由骗取钱财。
网络购物诈骗。嫌疑人在互联网发布虚假廉价商品信息,一旦事主与其联系,就要求先垫付“预付金”“手续费”“托运费”等,并通过银行ATM机骗得钱财。
电话欠费诈骗。嫌疑人冒充通信公司工作人员拨打事主家中电话,声称其家中电话欠费,让事主到ATM机上按其指令进行操作,实施诈骗。
退税诈骗。虚构“购车、房退税”诱导事主到ATM进行转账操作。
假冒汇款或催还借款名义进行诈骗。
虚构股票个股走势的诈骗。嫌疑人以某某证券公司的名义,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的方式散发虚构的个股内幕消息和个股走势,实行会员制,按照会员等级收取一定费用。
办理信用卡和网络贷款诈骗。骗子利用受骗人“想借钱”,尤其是年轻人“想使快钱,先使未来钱”的不健康心理,通过网络群发可以提升信用卡额度、信用卡套现、办理大额低息贷款等信息,并通过收取中介费、预付利息、保证金等方式实施诈骗。
兼职刷单诈骗。骗子利用受骗人“想挣钱”的心理,以打工族、学生、全职妈妈为主要目标,以高额佣金为诱饵吸引事主上钩,要求事主先行垫付保证金、培训费;或者要求事主刷单,声称会返还本金及佣金。
事先录制QQ视频,诈骗QQ好友钱款。
高薪招聘诈骗。犯罪嫌疑人通过群发信息,以月工资数万元的高薪招聘某类专业人士为幌子,要求事主到指定地点面试,随后以培训费、服装费、保证金等名义实施诈骗。
发送预测彩票信息诈骗。通过互联网散发虚构的预测彩票信息,实行会员制,通过注册会员,预测中奖号码,收取会员费、保证金、税金等实施诈骗。
发布敲诈勒索信息实施诈骗。
发布出售二手汽车、特价飞机票或者火车票的信息实施诈骗。犯罪嫌疑人在网络上发布此类信息后,一旦受害人与其联系后,便以需要订金等形式要求欲购买者汇款。
冒充公检法电话诈骗。犯罪嫌疑人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拨打受害人电话,以事主身份信息被盗用涉嫌洗钱等犯罪为由,要求将其资金转入国家账户配合调查。
快递签收诈骗。犯罪嫌疑人冒充快递人员拨打事主电话,称其有快递需要签收但看不清具体地址、姓名,需提供详细信息便于送货上门。随后,快递公司人员将送上物品(假烟或假酒),一旦事主签收后,犯罪分子再拨打电话称其已签收必须付款,否则讨债公司或黑社会将找麻烦。
医保、社保诈骗。犯罪嫌疑人冒充社保、医保中心工作人员,谎称受害人医保、社保出现异常,可能被他人冒用、透支,涉嫌洗钱、制贩毒等犯罪,之后冒充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以公正调查,便于核查为由,诱骗受害人向所谓的“安全账户”汇款实施诈骗。
高额利息回报诈骗。犯罪嫌疑人冒充电商平台客服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诱导受害人加入群聊。以“返还投资理财损失、高额利息回报”等为诱饵,诱导受害人转账汇款,实施网络诈骗。
虚构色情服务诈骗。犯罪嫌疑人在互联网上留下提供色情服务的电话,待受害人与之联系后,称需先付款才能上门提供服务,受害人将钱打到指定账户后发现被骗。
如何防诈骗
下载并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从源头上防止被骗。如遇可疑情况,请及时报警。
增强反诈骗意识,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什么甜言蜜语、花言巧语,都不要轻易相信,要及时挂掉电话,不回复手机短信,不给不法分子进一步布设圈套的机会。
冷静面对诈骗问题,万一上当受骗,请立即拨打96110或110,并保存骗子的账号和联系电话等详细情况,以便公安机关开展侦查破案。
防范电信诈骗小知识。转账前要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核对对方身份;微信、支付宝要开启转账延迟到账功能,发现被骗可以及时撤回;网上聊天要留意系统弹出的防诈骗提醒;接到可疑电话或发现自己亲友被骗要及时拨打96110或110。
不要向他人透露短信验证码、银行卡和身份证信息;不要在任何网站接受通缉令、逮捕令和资产冻结令;不要点击不明链接;不要将资产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