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花卉产业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载体之一。多年来,花卉产业持续快速发展,花卉与人们的生活关联越来越密切。作为产业研究专家,请您介绍一下花卉产业的发展情况。
黄永刚: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花卉种植面积目前位居世界第一位,而且单位面积和产值每年都在提高,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花卉生产中心、重要的花卉消费国和进出口贸易国;同时,随着花卉品种、产量的不断提升,花卉生产结构也在不断优化,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的花卉生产企业越来越多,产业富民成效也愈加明显。当我们走进花卉市场,各种盆花、切花、绿植产品琳琅满目、五彩缤纷,产品种类之丰富、质量之好无不让人眼花缭乱,其中不乏表现优异的“中国制造”品种。
中国的花卉种植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西南地区。从相关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江苏和浙江的花卉种植面积排在全国的前两位,主要以种植观赏苗木为主。四川和云南是花卉种植面积发展最快的省份,同时福建、广西、河南、山东、陕西、甘肃等几个省份产业发展也比较快。其中山东县域经济开出“三朵金花”,即济南平阴玫瑰、菏泽牡丹、平邑金银花都极具特色,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
花卉是现代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是最生动鲜活、彰显城市魅力的名片。每个城市都有代表性的市花。比如北京的市花:月季和菊花;目前204个城市中有51个城市把月季花选作市花,而以桂花、三角梅、杜鹃花、玫瑰作为市花的城市也各有10个以上。市花的确定,不仅能代表一个城市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文化底蕴、精神风貌,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且对带动城市相关绿色产业的发展、优化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品位和知名度、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据农业农村部《全国花卉业发展规划(2022—2035年)》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全国花卉年销售额将达到3000亿元,到2035年,主要花卉自育品种市场占有率达到25%,花卉年销售额将超过7000亿元,基本建成花卉强国。
记者:作为北京花卉产业的发源地,丰台区花卉产业发展历史悠久,丰台区在新时期发展花卉产业有哪些重要意义和发展建议?
黄永刚:近年来,丰台区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统领,以“绿城九法”为路径,以林长制为抓手,深入实施百万亩造林绿化和公园建设,截至目前,森林、绿地、公园约1万公顷,已初步构建起首都城南生态的“四梁八柱”,并将继续多维度、多层次地朝着“一轴一带、双环百园”绿色格局高质量统筹发展。下一步我们的工作重心应当在人与自然、绿色生活的链接上,从“绿起来”“美起来”到“活起来”“用起来”,将“森林城市”“公园城市”“花园城市”的理念贯穿园林绿化事业,让市民在首都大花园里感受美、享受美,兴绿惠民!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均收入的高速增长,花卉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完成了由奢侈性消费到日常性消费的转变,花卉产业成为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于一体的绿色朝阳产业。丰台区花卉产业发展历史悠久,花卉品种繁多,文化底蕴深厚,是北京花卉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花卉产业是提升城市景观形象、促进人民宜居生活的重要内容,对于实现丰台“四区一枢纽”总体定位、传承丰台800多年花卉历史、引导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推动丰台花卉产业发展方面有四条建议:一是丰台区应当以提质增效为核心,以创新驱动为抓手,发挥担当使命,传承“花卉基因”,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发展动力,优化发展环境,逐步实现花卉产业管理的现代化、经营的组织化、市场的多元化、流通的数字化、消费的大众化,形成花卉业高质量发展的典范。二是构建四个体系:健全花卉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和种业创新体系,创新花卉技术研发体系,建成并推广花卉商业化繁育体系。三是加快建设北京国际花卉中心,打造线上线下融合交易的高品质数字化新型消费业态,扶持龙头企业推动北京市花卉数字交易中心提质增效。四是以申办第十二届(2029年)中国花卉博览会以及落实家庭园艺百亿计划为契机,加速形成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都市型现代花卉产业体系。
记者:从传统花卉来看主要就是种、养、销,产业链很短,您能否讲讲花卉产业如何跳出花卉看花卉,延伸延展产业链形成百亿甚至千亿级的产业?
黄永刚:首先就是要深度梳理和勾画产业链“全景图”“现状图”,实施强链、补链、延链的链式发展模式。其次是突破传统花卉行业思维限制,实施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把纵向产业链和横向产业链打开,构建现代花卉产业体系。
我们通常说的花卉产业链指的是垂直产业链,主要是指种苗培育、种植、采摘、销售等环节。指花卉产业中的各个环节之间存在上下游关系,彼此之间存在一定的依赖关系,需要相互配合才能实现整个产业链的运作。
而从纵向产业链来看:花卉产业中的各个领域之间存在前后连贯的关系,如科研、育种、种植、加工、销售、流通、文旅等。是从一产到二产三产的多产融合发展,打造“花+”特色产业集群,包括园林花木工程,农、文、旅、科技多业态融合的新消费业态。这些领域之间存在一定的技术关联和业务关联,需要加强技术交流和跨界融合,以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这样就很容易形成百亿级产业规模。
从横向产业链来看:花卉产业中的各个产业领域之间存在平行关系,主要是发展花卉的平台经济、流量经济和产业经济融合,构建立体的产业生态体系,实现整个产业的协同发展。这个时候的产业发展全景可以是千亿级以上的产业规模。
通过我们将产业链空间维度拓宽,绘制“立体式花卉产业图谱”,指引铸链、强链、补链、延链工作,才可能打造出更具竞争力和支撑力的千亿级创新产业集群。
记者:丰台花乡是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花卉集散中心、现代花卉产业集聚区。丰台区正加大力度培育花卉产业,您有何思考?
黄永刚:800多年花卉种植历史已镌刻在丰台花乡人的基因里。从花卉种植到花市再到花城,一场花卉产业的变革正在这里悄然进行。随着新经济的到来,我认为新时期丰台应打造花卉产业“总部经济”,推动花卉产业价值链两端的高端环节大规模聚集,即上游研发、科创、设计、标准、规制和下游流通交易、品牌、金融等环节聚集丰台,种养、加工这些环节放在周边区域,甚至全球。只有聚焦花卉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大规模聚集创新创意、决策指挥的高端人才,才能实现花卉产业百亿级到千亿级的聚变。
目前丰台玉泉营区域正在谋划打造世界级花卉产业“硅谷”,拟以花木集团为链主,以花卉绿色科创谷建设为牵引,聚集花卉产业高端人才,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花卉产业总部经济雏形初步形成。
在未来智能时代,谁能聚合平台优势资源,谁就能率先布局“倍增追赶”,并将得到发展和壮大。也期待丰台在产业发展战略、产业发展空间、产业发展政策上能给予高度重视。“妙笔生花看丰台”!丰台的“五气”连枝,枝叶关情,最终可以在花卉产业中得到体现,在花乡花卉产业倍增追赶、升级发展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北京南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内核和创新活力。文/记者 张令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