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社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3月08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歌剧舞剧院毋攀——
“男一号”是砸碎自己 大家一起捏出来的

  本报讯 253、25、6,这三个数字是位于丰台区的中国歌剧舞剧院在2022年推荐毋攀参评“第十七届文华表演奖”的推荐函中提到的,它们分别代表:自2017年4月1日至2022年4月30日,毋攀共参加演出253场;自2008年入职中国歌剧舞剧院以来,毋攀先后在25部歌剧、音乐剧中担任男主角或主要角色;2021年,在“第四届中国歌剧节”中,毋攀担任6部歌剧的“男一号”。这三个数字也是毋攀作为中国歌剧舞剧院歌剧团的歌剧演员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是他在歌剧艺术道路上迅猛成长的实力证明,更是一位热爱艺术、永不停歇的追梦者一路攀登收获的累累硕果。

  揣摩经典剧目

  成就自己的“小二黑”

  2016年,中国歌剧舞剧院复排经典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得到了原文化部的大力支持,并特邀“人民艺术家”郭兰英担任艺术指导,该剧首位“小芹”的扮演者乔佩娟担任艺术顾问之一。毋攀通过院内的层层选拔,获得出演男主角“小二黑”的机会。根据著名作家赵树理同名小说改编的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诞生于1952年,是中国第一部民族喜歌剧,是中国歌剧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歌剧舞剧院的保留剧目。可以说,能够出演《小二黑结婚》对于歌剧人而言,是对个人演唱实力、艺术水准的绝对肯定,是每一个青年歌剧人的梦想和追求。

  这一次,毋攀在进入排练前就下起苦功,认真研读原著小说,查阅大量相关资料,积极向专家、老师求教,力求将“小二黑”这一人物形象深深地“长”在自己心里。进入排练后,毋攀更是一时一刻也不敢懈怠,每天都会提前来到排练厅,开嗓、默戏把自身状态调至最佳。对老艺术家们提出的要求,坚决不打折扣地完成,甚至还要更好。比起肢体表演,这次毋攀更多是“琢磨”人物。因为歌唱和表演最终都要为人物塑造服务,而人物形象的日渐清晰、准确、丰厚,是在表演者不断地酝酿、培育、思考之中完成的。对于毋攀来说,《小二黑结婚》让他的歌唱和表演有了质的飞跃。

  首演那天,毋攀站在舞台上,一举手、一投足,台词和唱腔随着舞台时空的转换徐徐展开,演出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他觉得他自己成为了“小二黑”。毋攀说到,那个“小二黑”是砸碎了曾经的自己,在众多前辈、老师们的帮助下“捏”出来的。那份弥足珍贵的飞跃式的成长得益于中国歌剧舞剧院对自己的培养,以及剧院给予自己的能够触摸经典、演绎经典、展现经典的机会和平台。

  获得艺术成就

  坚定创作方向

  2022年9月,第十七届文华奖评选期间,正值新冠疫情,在等待演出消息的那几天,毋攀的心里有些发慌,也做好了线上演出的准备。也就在此时,剧院传来确切的消息:9月13日、14日在廊坊市丝绸之路国际艺术交流中心演出《小二黑结婚》。剧院高度重视,克服重重困难,迅速统筹、精心准备,派出两百余人的演出团队,由院领导带队前往演出现场,与所有演职人员一起协调各种演出事务。9月13日晚7:30,台前幕后所有演职人员各就各位,屏气凝神,待大幕缓缓拉开,熟悉的音乐响起,毋攀满怀信心地走上舞台,走进了“小二黑”的世界。时隔6年,毋攀不负众望,凭借着这部作品获得了第十七届文华奖,他坦言道:“是剧院给了我无尽的温暖与力量,这份荣誉属于那一晚的每一个人。”

  2023年7月20日,在小说《小二黑结婚》诞生80周年、歌剧《小二黑结婚》首演70周年之际,“小二黑”回家了,回到了赵树理的故乡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毋攀第一次站在沁水县梅杏剧院的舞台上,见到了这方热土上勤劳朴实、真挚热情的人民。这次具有寻根意味的演出,是故乡人民对他作为“小二黑”的扮演者、作为中国民族歌剧传承者的一次重要检验。演出中,观众席中每每响起的掌声都给了他莫大的鼓励。演出结束后,剧院领导带领剧组的全体人员前往赵树理故居、陈列馆及纪念馆开展了一次精彩的党建活动,大家围绕《小二黑结婚》这一作品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更加深刻地感悟到中国民族歌剧的魅力,更加明确且坚定了何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荣获第十七届文华奖后至今一年多的时间里,毋攀又分别在一部歌剧、两部音乐剧中担任了“男一号”,给自己的“数字记录”加码加量。不过不管排练演出多忙,毋攀都还是一如既往地脚踏实地、认真投入。问及他还有什么更长远的目标时,他也是憨憨一乐,说道:“努力把戏演好,把歌唱好。”最朴素的初心,总是充满着力量。

  助力青年演员

  排练厅里传帮带

  从2007年在民族歌剧《木雕的传说》实现歌剧首秀,到2011年在歌剧《红河谷》饰演男二号“琼斯”,再到之后歌剧《号角》中的“聂耳”、歌剧《伤逝》中的“涓生”等,毋攀不放过任何一个能让自己“吃苦”的机会,把一个个角色扎扎实实地“啃”下来了,个人表演风格也在演出的积累和磨练中日渐有型。如今,毋攀深知自己还有一个“身份”即中国歌剧艺术的传承者,传承中国歌剧艺术中的经典作品、经典人物,继承老一辈艺术家的优良传统和艺术精神,为更年轻一代的歌剧人做好榜样。他自己就是“传承”的受益者,在复排歌剧《白毛女》时,当时85岁高龄的郭兰英老师不顾年事已高,亲自示范动作,每天“泡”在排练厅,给演员们说戏;在复排《小二黑结婚》时,乔佩娟老师、柳石明老师也几乎是以剧院为家,对毋攀的要求更是严格,每天排练结束后,针对排练中出现的问题,他们还会主动给他加课说戏。老艺术家们的“传帮带”,让毋攀在艺术上突飞猛进,更让他意识到作为中国歌剧的一份子,他也有这份传承的使命与担当。

  现在,剧院的排练厅里也经常能看到毋攀对青年演员“传道授业解惑”的身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努力地将自己的所知所学、所感所悟倾情地教授给青年演员和歌剧艺术的爱好者们,助力他们的艺术成才之路,并在教学相长之中时刻提醒自己要不断地精进所学,以实际行动在中国歌剧艺术的传承发展道路上扎扎实实地走下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移动版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丰台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

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运行管理: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社会
   第05版:城治
   第06版:榜样
   第07版:乐游
   第08版:教育
交控科技获评北京市数字经济标杆企业
无影灯下的隐形天使们
家里家外 她总“闲不住”
“男一号”是砸碎自己 大家一起捏出来的
热心居民创造 社区整洁环境
收视预选
丰台报社会04“男一号”是砸碎自己 大家一起捏出来的 2024-03-08 2 2024年03月0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