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天的中国,正向“新”而行、向“新”而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围绕此点,这个春天,各部门、各地方、各行业都在积极行动: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
“新”离不开人才支撑。在丰台区,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以“新”主导、用“质”为胜,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洪流中奋勇向前。
(按姓氏笔画为序)
李莹莹
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未来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部部长
北京市青年岗位能手、北京优秀青年工程师,任国民营养健康专家委员会吃动平衡行动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肉禽蛋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畜肉制品分委员会委员,入选农业农村标准技术审评专家库专家,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欧盟2020地平线、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等科技项目14项;参与制修定国家及行业标准6项;申请发明专利20项,授权8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6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强调了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加强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让大家备受鼓舞。作为从事替代蛋白食品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我们能感受到以生物经济为核心的生物制造产业蓄势待发,或将引起一场农业食品领域的新革命。大家非常庆幸自己是这场革命的经历者和推动者。当下,我们正在丰台区建设高标准、高水平的替代蛋白食品科技创新基地,集中力量在细胞培育肉、微生物蛋白方向做好技术攻关和科技创新,力争把种子细胞、工业菌种等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受制于人,为打造国际竞争力强、自主可控的替代蛋白新兴产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 辉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桥梁院总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
获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金、银奖,全国优秀工程勘测设计行业一、二等奖,铁道科技特、一等奖,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科技特、一等奖等技术奖项。获评铁道部先进女职工、北京市优秀青年工程师标兵、火车头奖章、北京市优秀青年工程师创新工作室、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十大杰出青年”、北京丰台区“丰泽计划”拔尖人才、中铁设计突贡专家等称号。先后主持完成了京张高铁、广清城际、北京市轨道交通首都机场线与大兴机场线、高速铁路常用跨度桥梁、多座高速公路转体及顶推跨线桥等的设计工作和铁路连续梁墩顶转体、时速1000公里超高速磁浮桥梁研究等多个科研项目。
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和江苏代表团的交流中进一步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要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而是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我是一名工程建设领域的技术人员,主要从事铁路、公路桥梁的设计工作。过去20年间,中国桥梁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当前也面临着一系列困难,例如劳动力年龄偏大、劳动工人短缺等,传统桥梁建造产业的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近年来,作为牵头单位,我们一直在联合高校、科研院所、装备制造、产品生产和施工单位共同开展桥梁装配化和智能建造等技术的研究,探索桥梁建造的产业化、智能化、绿色化道路,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
此外,我们也在积极开展行业前沿技术研究。自2018年起,我公司和航天科工集团合作,持续开展设计时速为1000公里的超高速低真空管道磁浮研究工作,取得系列丰硕成果。例如2021年在缩比试验线上试验速度达到623公里/小时;2023年我公司主持设计的全尺寸试验线已基本建成,目前正在开展试验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让我们进一步明确了目标,坚定了方向。我们将坚定不移地在工程建设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张 锐
北京钢铁侠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
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才、中关村高聚工程领军人才、北京市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北京市优秀人才、青岛市拔尖人才、科创中国首都青年人才百人会、科创中国京津冀青年人才百人会、北京市卓越工程师、工信部项目评审专家、工信部人形机器人专家组专家、国家标准委仿生学标委会委员、北京市科委项目评审专家。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进话对我们加强科技创新,提升人形机器人智能化水平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指导意义。作为一名人形机器人科创工作者,我深刻认识到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并愿意积极响应号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钢铁侠科技经过8年多的发展,已经成功研发出五代双足大仿人机器人ART,提出了机器人“运动脑”概念和设计架构,并且依托机器人“运动脑”技术研发了多种轮式、腿式机器人,同时把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相结合,牵头制定了6项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公司现有教育事业部、特种机器人事业部,主要在高校科研教学、军工和农业现场提供智能机器人产品和解决方案,目前已承接仿人型机器人宇航员等国家重大项目。未来,我们将持续深耕机器人领域,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我们会坚定不移地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步伐,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问题导向,紧密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积极投身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郑庆峰
北京中联勘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现任北京市丰台区政协委员、北京市丰台区工商联副主席、北京岩土工程协会副会长、北京山东企业商会常务副会长、北京山东微山企业商会会长、北京市工商联小微企业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友会常务副会长、北京中联勘公益基金会理事长、中国开发金融促进会常务理事、北京市评标专家库专家、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专家库专家、北京市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家库专家、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导师、中国矿业大学大学生生涯规划导师、《岩土参数应用指南》主编、《北京市建筑基坑技术规程》编委。
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为新时代新征程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代表新技术、创造新价值、适应新产业、重塑新动能的新型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夯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物质技术基础的重要举措。
作为建筑工程技术企业,中联勘集团始终紧跟总书记的思想指引,近年来一直在科技创新领域加强研发和投入,同时与北京多所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加快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顺应时代愈发重视科学技术服务的发展基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将带领中联勘集团全体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制度创新、进一步强化人才支撑和发挥资本赋能作用四个方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在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同时为国家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崔亚娟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事业部部长
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市优秀人才、北科院青年学者中国合格评定认可委员会(CNAS)国家实验室认可评审专家、北京城市学院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特聘研究生导师、中关村大健康产业委员会现代农业分委会理事、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物真实性与溯源分会理事、北京市女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主要开展食物资源的营养分析检测技术及应用研究、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研究,主持与参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制定近30项,主持并参与科技重点专项、行业重点科研专项、北京市科技计划专项、北京市自然基金等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主编参编专著4部。
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其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被列为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的首位。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于科技创新引领,成效体现在产业发展上。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有限公司作为科技体制改革发展中由事业单位转制的企业,目前开展食物营养的分析检测、功能评价、产品研发以及产业化工作。未来,将继续瞄准国际技术前沿,基于食物营养与人体健康,聚焦产业发展和民生需求,开展检测评价材料和智能检测装备预研,加强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加强机器视觉、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学科和技术交叉研究应用;继续优化完善食物营养和食品安全分析测评,功能食品、特殊食品和生物制造;加快标准引领,促进成果高效转化;加快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整体解决方案服务模式创新,为食物营养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