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发布“2023年度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授奖项目的公告,在通过审查的共计787个项目中,共授奖200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9项、二等奖60项、三等奖110项。其中由位于万丰路北京文化创新工场万开基地的云庐科技作为主要完成单位,云庐科技创始人及董事长王长欣作为项目主要完成人参与研发的《复杂环境大型场馆智能建造关键技术及创新应用》科研项目,荣获“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华夏建筑科学技术奖”于2002年设立,是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批准,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设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承办,以社会力量颁奖形式设立的建设行业科学技术奖,是我国住房城乡建设行业内含金量最高的社会科技奖之一,旨在表彰和鼓励为技术进步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和组织,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提升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的综合技术水平。
本次获奖的课题《复杂环境大型场馆智能建造关键技术及创新应用》由重庆大学推荐,由北京云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工业大学、重庆大学等10家单位共同研发。项目组基于云庐科技自主开发的非线性多物理场耦合仿真云平台“云胐”(以下简称“云庐CAE”)建立了结合CAE+AI的大型场馆云边协同智能监测云平台,通过在大型场馆结构的关键部位布设智能感知设备,实时感知结构的各项性能指标,经过数据预处理进入云庐CAE计算平台,结合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对监测数据的融合分析,综合判断结构的安全状态,可实现大型场馆在线监测运维动态仿真和实时安全评估。
云庐CAE的代码自主率100%,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截至目前,云庐CAE已广泛应用于交通、水利、城市安全、能源环保等各领域,为解决我国工业CAE软件“卡脖子”问题作出了贡献。
本次获奖项目《复杂环境大型场馆智能建造关键技术及创新应用》创新地提出了融合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的智能建造理论,形成了多维多尺度模型数字孪生建造理论,建立了施工安全风险预测与控制理论。研究成果为大型场馆的建造及运维全生命周期提供了技术支撑,研究成果将陆续应用于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的编制,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方面的指导规范。在环境效益方面,复杂环境大型场馆智能化建造关键技术可大幅提高现场施工效率,减少材料浪费,提高大型场馆全周期寿命,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科学有效的帮助。
作为项目的主要参与单位,云庐科技将继续以CAE核心能力为基础,垂直深耕行业纵深腹地,将行业应用技术与云庐CAE仿真技术深度结合,为搭建国产化高端工业软件的新生态发挥应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