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的一代,经常被质疑工作能力,但事实上,无论是冲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奋战基层的社区工作者还是舍小家顾大家的志愿者,从中都能看到他们的热情、奉献和担当,他们是青出于蓝的新时代接力者。
2021年,我来到新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检验科的一员。作为“90后”,经常被人问道:“90后”遇到事能扛得住吗?“当然能了!”每次我都这样坚定地回答。我发现当我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工作时,大家都认为检验工作很简单,不就是验个血和尿吗,有什么可说的?其实,检验真不是个简单的活儿,肝功、肾功、血、尿常规检验都容不得半点差错,检验设备是死的,出具结果时,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检验人员结合科学依据和以往经验作出判断,而这些判断决定着医生的诊断、用药。
第一天来到检验科,我发现洁净区的桌上放着一个小糖罐。“真好,这是为了欢迎我准备的吧。”我刚想伸手拿颗糖吃,“啪”一声脆响,苏老师就在我手背上结结实实地打了一下。
“别动,这是给小白准备的!”“苏老师,小白是谁呀?”“别急着问,慢慢你就知道了。”
一天下午,我在科里当班,这时候听见有人说话:“小白,快点。”
我顺着窗口往外看去,一个瘦瘦的、清秀的男孩进入我的视线,男孩乖乖地坐到了窗口前的小凳子上,熟练地把手伸进了窗口,“阿姨,验血。”
“我是姐姐,你就是小白呀!”“是。”
“你等等啊。”我离开窗口,来到洁净区,把糖罐拿过来递给他。
“姐姐,我长大了,不吃糖了。”“好吧。”我心想,这不是给你准备的嘛。
“医生,您是新来的吧,这个糖罐小白用了很多年,没想到大家还留着呢。小白第一次来采血的时候才两岁,一坐下就哭。后来,苏老师就给小白备了这个小糖罐,小白一哭,给小白采血的老师就给他一块糖,这样孩子顾着吃糖就不哭闹了,您看这一晃都8年了,真是谢谢苏医生她们。”
苏老师告诉我,小白患的是过敏性血小板减少紫癜,这是一个难以根治,需要长期监测并及时治疗的疾病,从最开始的每周采一次血、到每月、再到现在的半年才采一次,8年的时间,看着小白一点点地好起来,真的为他高兴。
从中心成立以来,我们提交给居民的每一份报告都准确无误,久而久之,附近的居民对我们检验科建立了绝对信任。在这个集体里,我同样有着满满的自豪感。
后来,一位老师给我介绍了男朋友,他是人民警察,我们加了微信,聊得很好,一直约着见面,可因各种原因却让我们的见面一拖再拖。他问我,等稳定了,我们能见下吗?我不知道怎么回答。有人会说,你们社区医院有那么忙吗?我们中心负责着丰台3个街区、50平方公里、近30万人的医疗保障工作,核酸采集、疫苗接种、日常的看病取药都靠我们这百十号医务人员。
例如,为了确保辖区居民在不耽误正常工作的情况下都能够接种上疫苗,我们专门排了夜班。不管居民什么时候打来电话,我们都能第一时间帮助接种。
就这样,我们负责的三个街区的工作始终排在全区最前列。如果要问我,你们中心怎么那么牛?地盘大、人多,还能干得那么好。我想说我们会越做越好,越做越强,谁叫我们院长叫郭强呢,我们这一大“锅”人就是强!
“佛系、躺平、娇生惯养”绝不是我们“90后”的代名词,作为“60后”“70后”“80后”接力者的我们,一定会努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新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周雨桐)